——想要显得「小众又高级」的人,究竟在装什么?
装腔,装腔。腔指的是腔调,它是凸显个人身份的行为举止,包括谈吐、审美趣味、生活品质要求和对细节的挑剔。「装」背后的心态是一种谄媚,谄媚的对象就是引领风潮、决定什么样的行为是有腔调的那群有资阶级。他们精致的生活方式被视为腔调,旨在区分自己和普通人,彰显社会地位,赢得尊敬和优越感。
Adam Smith 在道德情操论中支出:「正是由于我们倾向于钦佩富人和大人物,并因此对其加以模仿,才使得他们能够树立或领导所谓的时尚。他们的穿着打扮是一种时尚,他们交谈时使用的语言也是一种时尚风格,他们的举止风度是一种时尚行为。甚至连他们的恶习和蠢行都成为一种时尚。」
装腔这个词之所以能成立,核心逻辑在于社会阶层是一种表演。阶层本身是一个抽象概念,只能通过行为、消费和语言等方式来展现,没有实质存在。即使一个人有钱、地位高,也不能像外在特征那样直接展现,必须通过社会表演来被他人识别。
这种表演是可以被学习的,就像《皮格马利翁》中的故事:语音学家希金斯和朋友打赌,用六个月的时间将街头的卖花女Eliza 从一个贫穷粗鄙的形象转化成上流社会的名门淑女。在希金斯一系列的语音语调、仪态、礼仪、谈吐的训练后,伊莉莎真的脱胎换骨,成为了出入任何高端舞会都能引起瞩目的淑女形象。
更有趣的是,人们自然地想要模仿那些”上流社会”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Albert Bandura提出的非常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表明,通过观察和模仿”榜样”的行为,人们可以学习新行为,而趋势人们观察、学习的核心其实就是奖赏与惩罚——当人们看到模仿”榜样”的行为带来了利益或奖赏时,他们很可能会效仿,即使不亲自获得奖赏,只要看到他人因某种行为而受益,也足以驱使他们去模仿。
本期节目,我们将和大家全面剖析「装腔」这一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社会机制,包括:「装」这个行为的内涵是什么?「装」在历史进程中的演变?我们会从人的心理动力去分析,人为什么要「装」,「装」满足了人类什么样核心的心理需求?我们还会探讨一个近年来广受欢迎的概念,即“Fake it till you make it”(装到你真正成功为止)。
内容|时间线
Part 1: 什么是装?
[0:09:57]「装」是一种对上流阶级的谄媚
「阶层表演」的历史演变
[0:14:46] 1)凡勃仑《有闲阶级论》:上流社会的 「炫耀性浪费」和「炫耀性休闲」
[0:32:07] 2) 品牌即自我:品牌的宗教化和人造的差异
[0:55:26] 3)二十一世纪的新兴精英:非炫耀性消费——看不见的阶级鸿沟
文化资本如何具象化?
裸色指甲油和十分重要的「克鲁格曼」
[1:06:23] 对应三种阶层表演的三种不同段位的装
[1:25:27] 「装」的鄙视链从何而来?
[1:27:22] 向上「装」和向下「装」:仍然是权力的体现
Part 2: 为什么装?
[1:35:33] 人们喜欢通过模仿更有权势、有话语权的人以展示自己的社会地位
[1:38:35] 装腔本身就是带来“多巴胺”的刺激行为
「装」和赌的类似性
[1:49:19] 在融入前,只能通过「装」来试图融入
通过外在着装、容貌的歧视几乎是写在人类的基因里
Part 3:融入与归属
[1:50:51]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装到成真为止)的心理机制
怎么样才算make it?
[1:53:30] Fitting in (融入)vs. Belonging (归属)
——我们是否太善于融入,以至于从未归属?
[1:59:07] 装和成为的那条微妙线,在哪里?
[2:07:37] 我们为什么仍然需要「真」?
💰打赏
(推荐使用) 爱发电:https://afdian.net/a/ahsmmy
🎵音乐
《装腔启示录》OST
Agustin Raffo – Fields of Gold
Hawkins – Flower Duet Lakmé
Hawkins – Pie Jesu Requiem
Moderato Con Brio for Violin, Harp, and Orchestra
Intermezzo in C Minor – Money Wins
Adrian Berenguer – Aware
Idokay – A 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
Yotam Agam – 6
Impromptu No.1 in C Minor for Piano
Laurel Violet – October
Laurel Violet – Where We Are Now
Idokay – I Was All Alone
🐱听友群
添加wx: badaolaoyu
📚引用
Veblen –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Elizabeth Currid-Halkett – The Sum of Small Things: A Theory of the Aspirational Class
安东尼·加卢佐-《制造消费者》
Brian Mattmiller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News) – Professor finds that in shirts, as well as skin, color matters
Nicolas Roulin, Franciska Krings (2019) – Faking to Fit in: Applicants’ Response Strategies to Match Organizational Culture
Ysa K. (Medium) – The Crucial Difference Between Fitting In and Belonging: Confusing them could cost you your happiness
Kaja Perina (Psychology Today) – How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Really Is a Thing
✍🏻联系我们
微博:啊是猫咪呀播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