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每逢三月媽祖生,各地都相當熱鬧,有很多民眾會發願跟著媽祖,徒步走上一趟會鐵腿的行程…
『遶境』跟『進香』竟然有不同的意義?
大甲媽、白沙屯媽、北港媽…此時都有各自的任務要完成,祂們採取的路線跟方式,也因為任務的差異而有不同?
迎媽祖行列中有一個報馬仔,要負責通風報信,他全身的行頭都有典故?
北港迎媽祖,特別會看到小孩子在花車上面打扮得像仙一般,為什麼要這樣子做?
媽祖鑾轎要來時,大家會排排跪下趴下讓轎子從上方走過,又有什麼意義呢?
🏮本週《寶島鼓仔燈》採訪花了20年創作『迎媽祖』版畫的林智信老師,他的長幅版畫詳實記錄了早期迎媽祖的盛況,可以看見過去跟現在的變化….也特別邀請到台灣民俗文化通—林茂賢老師,來跟我們介紹這個媽祖行列背後總總的故事,是怎麼樣跟咱的生活相牽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