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eriges mest populära poddar

杨定一博士专辑

杨定一:《心经》也懂,但为什么在生活中无法活在“空”?

5 min • 16 september 2022

问:《心经》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您的书里也提到,站在「觉」去想,在每一个形相中,找到『空』。无论受想行识,站在空档或觉去动。这些话,我并不能完全体会。用我的理解去解释,觉,一直都在。见证、注意每一个想、每一个动、每一个识,这就是在。也在每个在中,知道自己的圆满,在每个想、行为当中,意识到自己的圆满。但是,却不能完全实行,好像,又会被眼前的事物带走。

答:我这里再补充,你前面所表达的,提到《心经》,提到在任何现象可以看到空、全部、在,但虽然懂得这些,为什么做不到?为什么没办法随时活在空?

这个问题,还是一个头脑的产物,头脑的投射,是头脑想出来的问题,是这个理性创出来的问题。其实,对一个人要解脱,是一点都不重要。

所以,我劝你,不要用头脑去理解这些。也因为如此,你可以想像,为什么我们华人在东方世界,只有用手指头数出来那么少的人,有机会醒觉过来。

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们包袱太重了。表面上每一个人都懂,因为我们佛教的基础,过去的文化、哲学基础太强了,太坚固。但是,反过来,它变成一个头脑的产物,变成一套理性的逻辑。从这套逻辑要走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愈多这种知识,会把我们绑住愈多。


所以我劝你不要去追求这种问题。不要在理解的层面去面对佛经。佛经,最多只是一个手册,一个大领悟者——佛陀和弟子在分享,拿他个人的经验分享。反而是后来的人,把它当做一套哲学,一套很完整的法门。从这个法门再分得很细,有论,有各式各样的说明,也就从里面再也跳不出来了。

所以,我们可以简化,可以把全部的观念都摆在旁边,最多就用参,用臣服这两个大的法门(也就是过去大圣人留下来的)。我们拿我们自己做个体验,来验证什么叫真实。而这个真实,是绝对不可能用文字去表达的。只要你可以去表达,它绝对不正确,已经走歪了。

因为祂不是任何东西、任何人可以表达清楚的。

语言的表达,任何东西可以表达的,我们最多也是从一个无限大的层面,落在一个很狭窄、人间的、有限、有制约的层面。我们所讲的二元对立,本身就是我们头脑的限制,才会设立出来。

所以,都不要去做这些分别和追求,把一切摆到旁边。参「我是谁」,没有答案,最多只是一个提醒。提醒你自己本来就站在一体,本来就圆满,一切已经完整,老早完成祂自己。不用你再加一个头,就完成任何东西了。

臣服,是不断地加强、重复同一个观念——我从来没有离开过一体,我跟一体不可能分手的。这么一来,我当然相信一体也不会犯错。祂最多带着我走,样样都是完美。样样都已经完成祂自己了。

所以,臣服再加上参,最多也只在提醒自己。提醒什么?——你本来就有的层面。

最多只是这样子,这叫做修行。这叫做反复工程。

你看这样子可不可以听懂。

摘自《十字路口》


—————————————

作者:杨定一博士

播音:张婉琦
背景音乐:瑜珈练习音乐




Förekommer på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