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听点禅故事,打开天窗观世界。
五台隐峰
只懂那个
五台山的禅师邓隐峰的故事,在讲马祖时,讲过一些。那次两番去参石头禅师,都栽在石头面前,应了马祖“石头路滑”的话,之后,隐峰便又回到马祖门下。隐峰小的时候很笨,父母见儿子傻乎乎的,不像有大出息的样子,便由他去出家当和尚。
俗话说:小儿胖,不算胖。小时候笨也不算笨。隐峰后来出息成有名的禅师,是他的父母始料未及的。隐峰在性格上很犟,有一股执拗劲儿。两次参石头可以显出这股犟劲,等他在马祖门下开悟,又第三次去拜访石头,其倔犟劲真称得上不屈不饶。这正是笨人的长处。不过这次参拜石头,还是被“滑倒”了。
隐峰问石头:“怎样才能合道。”
石头说:“我本不合道。”
“那你又怎么样呢?总得有你的本事吧。”隐峰追根问底。
石头斥责说:“你这人被这些鬼念头盖住得多长时间才能出来呢?”石头这是对隐峰总用求知心问道的方法进行批评。
石头禅师和僧人们一起铲草,隐峰便在石头的左侧,叉手而立。石头飞起铲子,把隐峰面前的一棵草铲了。隐峰见了,阴阳怪气地调侃石头:“和尚铲了这个,就铲不了那个。”言下之意,你大和尚这么有道性,铲地下的草也得一个一个地铲,也得有分别地对待。
石头一听隐峰的话,便提起铲子杵给隐峰,隐峰接过,作了个铲草的动作。石头说:“你只铲得那个,却不懂得这个。”隐峰无言以对,又“栽”了一跤。
石头说隐峰“不懂得铲这个”,“这个”指与草相对的念头。隐峰的话犯了一个错误,他说石头铲草有所分别,是他混淆了主观与客观的本质区别。草就是一棵一棵地长着的,就得一下子一下子地锄。这是客观存在。隐峰以此讥讽石头有“这个”与“那个”的分别,是不着边际。因为这个与那个的区别不是指草的实际存在,而是指人心中的观念。或者说,佛教、禅宗所要消除的只是分别心,是主观性的认识,而不是客观存在。隐峰这样攻击对方,反而显露出自己不达此理,有分别妄念的马脚,因此被石头抓住了辫子。石头说他不懂“铲这个”,正是他的心识妄念。“那个”自然就是指客观对象的草。由此看来,隐峰离真正的开悟还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