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呢?
有一天见弟子云岩在忙碌着,就问:“干什么?”
“担屎。”云岩说。
师父一听,就问:“那个呢?”
“在。”云岩回答。
“你来来去去地干嘛?”药山问。
“替那个东颠西跑。”云岩回答。
“怎么不教他一起行动呢?”药山问。
“和尚你不要诽谤他。”云岩说。
“你不该这么说。”药山点了徒弟一下。
“那该怎么说?”
“还去担屎么?”药山不回答问题,反而问云岩。
药山问“那个”,是对着云岩的自性本体和自性本体的表现两者说的,这问题是禅家经常论及的。担屎是世务,从禅家“无住”的观点看,担屎时还有一个未曾担屎的自性云岩在。这就是药山禅师问的“那个”。云岩明白师父的问题。药山说为什么不让“那个”一起来时,是考验云岩对体用关系理解的程度。云岩虽然不让师父把“那个”和这个截然分开,但不留神也用“他”来指称这个自性,还是分开了。所以药山就告诉他这样说是不对头的。怎么说呢?药山“还去担屎”的话貌似答非所问,实际却在告诉他,不要去想“那个”他就行了。
有个和尚在浴佛,药山见了便说:“这个从你去浴,还有那个你能浴吗?”
浴佛的和尚也不示弱,就说:“你把那个拿来我浴。”禅师作罢。和尚的答话叫以毒攻毒。
有位僧对禅师说:“学人有疑,请禅师决疑。”
“好吧”禅师答应着说:“等上堂时,我给你决疑!”
到了晚参时,药山禅师上座后,对着众人说:“白天那位要我决疑的人坐在哪了?”
那位僧人站了出来。禅师下了禅床,一把揪住,说:“众位!这人有疑。”说着便一把将僧人推到在地。
有疑是思虑心在作用,思虑心起时已偏离了自性。禅师一把推到,是想把“那个”给他摔出来。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 与百万人一起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主播:史壮宁,山西卫视主持人,文史专栏作者,研读佛学二十余年,素食,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