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桂琛
福建漳州罗汉院的桂琛禅师,是玄沙的弟子,本姓李。常山(今浙江常山县)人。
桂琛刚出家时,随常山万岁寺的无相大师学法,学的是三藏中的戒律。佛寺中有一种活动,叫布萨,是出家人每半月一次的说戒仪式。仪式中,要有位僧人先上台宣戒,就是布萨。有一次桂琛就充当这个角色。出人意料的是,布萨宣戒之后,桂琛突然说:“持戒修行,不过律己而已,不是真正解脱的办法。老是照本宣科地念经,这哪是在发挥圣人的智慧呢?”
这话说出来,等于造了本宗派的反,不过这也是桂琛早有打算的事。不管众人怎么看,说完这一番话后,桂琛便南下了。
桂琛南下后,先访的是云居禅师和雪峰禅师,因缘不契,后又去玄沙寺参师备禅师。
椅子竹木
桂琛在玄沙门下,开悟迅速,以后便廓而无惑。
有一次玄沙问桂琛:“三界唯心,你是怎么理会的?”
桂琛便顺手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和尚管这个叫什么?”
“椅子。”玄沙回答。
“和尚难道不懂什么叫三界唯心?”桂琛反问师父。
玄沙说:“那我就把这个叫做竹木,你叫做什么?”
桂琛说:“我也叫做竹木。”
听完桂琛的话,玄沙感概地说:“找遍天下,也很难找出一个会佛法的人来了啊!”
这是对宗门凋敝的感喟(kui),也是对桂琛的鼓励。自此,桂琛更加努力了。
在这则公案中,主题是“三界唯心”,即一切的事物,都是心念所生成。这一点很容易引起误会,好像无中生有中制造出万物的存在,其实不然,佛家的三界唯心,像是一座加工厂,万物先天地就存在在那里,但是只有人类出现以后,这个世界的存在,才被认识,才成为人文的世界。那么这个面对人存在的世界,又是如何生成的呢?是靠与面对它存在的人的心识完成的。比如“竹子”,如果人根本就没有认识过它,没有形成“竹子”的这个概念,那么那个自然生长的植物是什么呢?谁也不知道。一说到“竹子”这个名称,才在我们心中形成一个修长的、绿色的、有节的、空心的等等意象构成的那个自在存在。竹子、修长、绿色、有节、空心的等等都是心生的概念,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那个竹子,是借着这些概念的形式,进入我们的认识视野中的。石头,土块等非生命、没有心识的东西,能认识竹子吗?不能,因为它们无心。反过来讲,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因为人类有心,有心识能力,才摄入到人所面对的这个世界中来的。这就是“三界唯心”的基本含义。
那么,在上面的对话中,“竹子”和“椅子”的不同叫法,又表现了什么呢?
佛家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有形存在,都是不真实的。比方说“椅子”,它是由竹子编制、凝结而成的,竹子凝成,就有椅子,竹子散了,还有椅子吗?所以“椅子”不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可以折解,也就是“椅子”这个概念,是人的幻象。如果再追问一步,“竹子”就是真实的吗?也不是,竹子也可以剖解,以此类推,任何由其他事物聚合而成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都无自性,这就佛家根本性的世界观:空观。所以当玄沙和桂琛同时把“椅子”唤作“竹子”时,正表现的是他们对世界的根本性见解。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与百万人一起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主播:史壮宁,山西卫视主持人,文史专栏作者,研读佛学二十余年,素食,持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