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eriges mest populära poddar

每天听点禅故事——禅宗灯录译解

禅故事 249 首山省念 念法华

9 min • 27 september 2018

首山省念


念法华


首山省念,莱州(今山东莱阳)狄氏子。是跨五代、北宋两代的禅师。当年临济离开黄檗到镇州开宗时,仰山曾有“临济一宗,至风而止”的谶(chen)语,预言临济一脉到风穴就完了,但临济一宗终于未断,这与首山省念的支撑分不开。首山本人虽没有什么大的创置,但培养出像汾州善昭那样的高足弟子,终于使临济一宗在五代、北宋的绝续之际,再度振扬,衍生出后世“临天下”的局面。


省念先在本郡的南禅寺出家,才受戒,就遍踪丛林,历访高僧。省念常常密诵《法华经》,因此有个绰号“念法华”。后来投身风穴门下,并当了负责接来访者事物的知客。


有一天在风穴身旁侍立,无人时风穴忽然流着泪对首山说:“临济一宗,到我这里眼看就要坠失于地了,真是不幸!”


省念听禅师这样说就问:“会下这么多人,就没有一个像样的吗?”


“唉!聪明的人不少,但见性的人却没有啊!”聪明伶俐和见性成佛是两回事,禅师对门下聪明人的没出息,充满了悲哀。


省念听禅师说完,就问:“像我这样的怎么样?”这是在自告奋勇。


“我虽然很早就对你抱有希望”风穴说,“却怕你沉溺到念经中去,不能放下呀!”


“放下《法华》这并不难,请师父垂示要领!”首山诚挚地说。


于是风穴上堂,对众举了世尊以青莲目顾视大众的事,并问大家:“正那样时,你们且说说,佛祖说个什么?若认为佛祖是不说而说,就是埋没先圣。你们说佛祖说了个什么?”


首山一听,拂袖而去。


“青莲”是青色莲花,叶子修广,青白分明,有人眼目相,所以用来比喻佛的法眼。据说佛祖当年升座说法,对众默然。阿难用木椎敲鼓说:“请世尊说法。”佛说:“会中有两位比丘犯律行,所以我不说法。”阿难用“他心”神通一看,果然如此,便把两位比丘赶出法会。结果世尊仍是默然,阿难就问怎么回事,佛又说:“我誓不为二乘声闻人说法。”这是指阿难用他心通而言,说罢下座走了。这样的事还有几件。风穴说的就是当年佛祖用法眼看人的故事。


首山拂袖而去,风穴便扔下杖子,也回了方丈。侍者们跟在禅师后面就问:“念法华为什么不答对和尚,却甩手走了呢?”


“念法华会意了。”禅师说。


第二天,省念和直园头同上法堂见风穴禅师,说话间,风穴就问直园头:“世尊当年不说法是什么用意呢?”


直回答:“鹁鸠树头鸣。”万物都在说法,不劳世尊说。直的回答挺高妙,但不切题。


风穴就说直园头:“弄这些痴福干什么?为什么不去体究一下言句?”“痴”本是“三毒”之一,“痴福”是以痴为福,是被痴迷恋不出的意思。“体究言句”是要他看看别人文字言语,参究佛理,不要光靠聪明,贩卖道听途说的东西。


风穴虽然声言担心省念放不下《法华经》,但还是偏护着省念。像以青莲比佛祖法眼的故事,出典之一就有《法华经》。而且省念自己也念经。


风穴问过直园头,又转而问省念:“你怎么理解的呢?”


“动容杨古路,不堕悄然机。”首山回答。


风穴听罢,转脸对直园头说:“这不是现成的言句吗?何不好好参究参究?”


“动容”是变脸色、表情的意思,类似扬眉瞬目之类,属人体微小动作。


“古路”,过去人走出来的通畅大道,这里用以比喻佛法坦途。


“悄然机”,隐秘、细微、无声无响的心机。


合起来首山的意思是,一动一静都与大道合一,不为任何细微的机巧所陷落、迷惑。这是在正面回答昨天关于世尊青莲顾众,无言说法的问题。佛祖说不说法,都是征显大道,而禅师以此设问,则带着机关,深契佛法大旨的人,是不会受此诱惑的。





所谓“灯录”,乃是“传灯录”的简称。这是记载禅宗历代法师传法机缘的典籍.灯能照暗,禅宗代代相授,以法传人,用续接灯火来比喻代代以心传心的传承形式。


“灯录”是禅宗创造的一种史论并重的文体,它以本宗的前后师承关系为经,以历代祖师阐述的思想为纬,发端于唐代的禅宗史书:灯录文字语言透彻洒脱、新鲜活泼、简要精练,公案语录、问答对语趣味盎然、脱落世俗,所以深为僧俗所喜读——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 与百万人一起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主播:史壮宁,山西卫视主持人,文史专栏作者,研读佛学二十余年,素食,持戒。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