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eriges mest populära poddar

每天听点禅故事——禅宗灯录译解

禅故事 252 首山省念 首山三句

7 min • 27 september 2018

首山三句


禅门有三句出名的话:“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


关于这三句最早是谁说出的,禅林中有不同看法。据万松行秀《从容庵录》说,三句之意,早在百丈大师即始露端倪。


后云门上堂说法:“天中涵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世缘。这话头怎样承当?”说完又自答云:“一镞破三关。”


但万松认为三句的作者是德山宣鉴。理由是德山九世门人圆明禅师上堂开法时说过“德山有三句语”。不过禅门中一般认为是云门首出三句,这段是非且不去管它。


首山在开法时说:


“第一句(即涵盖乾坤)领会了,堪给祖师佛祖为老师。


第二句(即截断众流)领会了,堪给在六道轮回中生存的俗人为老师。


第三句(即随波逐浪)领会了,自救不了。”


“涵盖乾坤”气象宏大,包容一切,超越区别,是天地境界。这样的人,就可以给诸佛祖师们做老师了。首山这句话,典型地反映出禅宗的超佛越祖、非凡非圣的气概。


“截断众流”我们在“摒却唇吻”的公案中提到过,是指的禅师教化方法的一种,含义是截断学人以知见心求证佛法的思维路径,以使其返达心源。


“随波逐浪”的含义则必须同云门“一镞破三关”一句以及禅师下面的对话联起来才能把握。


首山说完三句话,有位僧人站出来泥中带刺地问道:“和尚领会了哪一句呢?”


首山回答:“月落三更穿市过。”


“三更穿市”正与“一镞三关”语意相合。天童正觉禅师对此有二句颂唱:


“得珠罔象兮至道绵绵;游刃亡牛兮赤心片片。”


两句均用《庄子》中典故。上句说黄帝失玄珠,有道之人从无影无象之地找回;下句说的庖丁解牛的事,庖丁以无厚度的刀在牛骨中游刃,得大自在。据此,首山说自己“月落三更穿市行”正指的是“随波逐浪”的第三句。给佛祖祖师、给天人俗界中人做老师,都是有主有客、有人有我的区别之事,只是“入圣”的一边事,由圣返俗和光同尘才是真俗不二,体道圆满。


这也正是“随波逐浪”所表达的真义。但怎样理解“自救不了”呢?天童正觉的“赤心片片”正表现出入世高人的一片真淳之境,连自我的执著都泯除了,哪还有什么自救不自救呢?“不了”之意是“不须”。不是“不能”。到达这个境界,三句即是一句,一句即是三句,月落天黑,外冥内明,闹市静寂,有无醒无睡者穿行。暗昧之中却有朝阳万丈,明即暗,暗即明。


首山有一次拈起一根竹篦子(点眼药用的东西)对众人说:“你们把它叫做篦子就触犯宗文,不把它称作篦子就背离宗义。你们看看,该称作什么?”认篦子为篦子是执有,不认篦子为篦子是执空,该怎么办呢?


有位叶县省和尚一步上前夺过篦子,折成两段,抛向阶下,反问:“是什么?”


“瞎!”禅师说。


省和尚的作法和踢倒净瓶、打翻茶壶是一类,称作这个,称作那个,都是一边之见,都是束缚;一把折断,既非有,也非无,是以中观消除外物的牵制,而禅师的“瞎!”连这中观的非有非无也进一步破除了。这也有一镞数关、更黑过市的意思。禅门中称这段公案为“背触关”。





所谓“灯录”,乃是“传灯录”的简称。这是记载禅宗历代法师传法机缘的典籍.灯能照暗,禅宗代代相授,以法传人,用续接灯火来比喻代代以心传心的传承形式。


“灯录”是禅宗创造的一种史论并重的文体,它以本宗的前后师承关系为经,以历代祖师阐述的思想为纬,发端于唐代的禅宗史书:灯录文字语言透彻洒脱、新鲜活泼、简要精练,公案语录、问答对语趣味盎然、脱落世俗,所以深为僧俗所喜读——作为一种精神享受。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 与百万人一起学习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主播:史壮宁,山西卫视主持人,文史专栏作者,研读佛学二十余年,素食,持戒。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