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podcast 红楼慢炖 is created by 幸福里斜杠青年. The podcast and the artwork on this page are embedded on this page using the public podcast feed (RSS).
本期为对谈节目,嘉宾是老朋友鸟鸟。我们这两个新老职场人将和大家聊聊红楼职场的那点事儿,聊聊古今打工人的共同烦恼。
我们会和你聊聊:
P. S. 鸟鸟特地整理了近期自己阅读《红楼梦》的一些书单,发在她的公众号“花鸟鱼虫美术馆”上,欢迎大家自取~(当然,其他关于美术的文章也很好看!)
片头片尾钢琴即兴:Ethan He
本期为单人节目。
本期也是经济账系列的最后一期,我们来聊聊探春改革大观园这个重要又偶发的经济事件。
主要会聊到:
片头&片尾钢琴即兴:Ethan He
本期为单人节目。
今天继续聊经济账话题。我们先放一放对贾府经济的担忧,来看看几个具体人物的财务状况:李纨、王熙凤、林黛玉。
主要话题有:
片头&片尾钢琴即兴:Ethan He
本期末尾有新书分享环节,感谢“野望”出版品牌赠送样书。
本期为对谈节目,嘉宾是老朋友雪桐。
今天的主要话题是关于人物的,确切说是关于人物关系——一个非常重要的三人组——凤姐、宝玉、黛玉。这三人戏份之多之重要自不必多言,其互动关系的丰满程度也不亚于宝黛钗。
主要话题有:
凤姐和宝玉:既是表姐弟也是叔嫂,甚至“代行母职”
凤姐和宝玉相处的亲密感、松弛感与默契
聊聊那些与凤姐和宝玉羁绊都很深的人,尤其是秦可卿和刘姥姥
凤姐与黛玉:关系是处出来的,真性情遇到了真性情
如何理解凤姐是宝黛婚事的“出力派”?
八十回后,凤姐对于宝黛的态度会有什么变化吗?
本期为单人节目。
上期我们借由乌进孝送来的年例单子探讨了贾家作为贵族家庭的收入来源,分析了贾家这类贵族家庭遇到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可能性。今天来聊一聊贾家面临的经济危机中比较具体、着墨比较多的一类——内部腐败与外祟。
主要讨论:
本期为单人节目。
和大家聊一聊出现在第五十三回的一张清单:宁国府庄头乌进孝送来的年例单子。这张清单本身就很有意思:北方的獐子狍子鲟鳇鱼和南方的大米糯米都有,还有送给公子小姐们的宠物。
但是最有意思的还是乌进孝与贾珍、贾蓉的对话。从这里我们展开讨论:
本期为单人节目。
今天是“红楼经济账”的第二期,和大家聊聊月钱,也就是贾府里的工资。
会聊到:
盘点完月钱,就可以来衡量一下书中曾明确记录的花销,看看它们到底是多还是少:日常打赏、螃蟹宴、王夫人给刘姥姥的红包、凤姐过生日凑份子、省亲……
当然,这些巨大的开销里难免有腐败,后面的节目会再聊。我们下期见~
本期为单人节目。
今天重访之前的一个系列话题——红楼经济账。经济学出身的我也很愿意从这个角度再次解读红楼,所以我重新整理了一遍,把我最近的一些阅读和体会加了进去,希望大家不觉得重复,最好能听出点新意:)
第一期聊一个特殊的机构——当铺。当铺有几次重要出场:
第五十七回里,邢岫烟当棉衣,被宝钗发现,替她赎了出来。大小姐史湘云、林黛玉均不认识当票子,但穷亲戚却要当衣服;第七十二回里,夏太监来要钱,凤姐周转不开,典当了自己的金项圈,可见荣国府经济在内忧外患下逐渐恶化。
关于当铺的基础知识我主要参考了邓云乡老师的《红楼识小录》和《红楼风俗名物谭》两本书。
我会和你聊聊:
当然,看不懂当票子也是件好事,说明没有那么窘迫过。
好,第一期红楼经济账就聊到这里。希望听节目的你也远离经济烦恼,生活充裕而从容。我们下期见!
大家好,这期节目应该是2024年最后一期了,下次见面就是2025年了!本期也有一位新嘉宾——鸟鸟!(不是那位脱口秀演员!)
这期的角度会有些不同。第一部分我们会和大家聊一聊红楼梦里的一些画面、场景以及曹公在刻画上暗含的美术技巧、节奏感、蒙太奇,当然还有这些场景带给我们的非常个人化的情感共鸣。
依次出现在讨论中的有:
第二部分讨论了《红楼梦》插画的两个名家经典:孙温的工笔和戴敦邦的国画风格;其中有两张展开分析的图,有必要贴在这里:
第三部分是我们对舞剧《红楼梦》对文本选取和舞台改编的一些讨论。
末尾有小福利,感谢“野望”品牌赠送的样书。
配乐:《冬夜》,创作灵感来自传世古琴曲《白雪》
古琴作曲/演奏/演唱:境明,已获得创作者授权。片头为片段,片尾可完整收听。
大家好,这期是人物话题,嘉宾依旧是老朋友雪桐。
我们之前聊过不少人物话题,因为另一位主播选择了下架,导致失去了一百多期单集。虽然这些节目不会恢复,但其中有不少人物都值得好好再聊一遍,正好也可以把最近的所感所想再应用到人物的解读上去,因此有了做人物话题2.0的想法。
今天想重谈的人物是我和雪桐都很牵挂的一位——迎春。可能就因为大家的关注点都在黛玉、宝钗、探春等光芒四射的人物身上,迎春很少成为主角,可是这个人物身上恰恰有许多普通人的影子,值得我们拿出一期来好好聊聊。如果你听过以前的老节目,这期可听可不听,但我们也有一些新的角度,并不是单纯重录:)
我们会谈到:
本期嘉宾是策展人、艺术脱口秀创始人罗依尔。我们将从东西方文化交流以及视觉艺术史的角度和大家聊聊《红楼梦》的代表物件——舶来品,确切的说是西洋钟表、玻璃炕屏和穿衣镜这三大类。
11:34 西洋钟表
39:20 玻璃炕屏
1:18:45 穿衣镜
延伸阅读:
钢琴即兴:Ethan He
这期是人物话题,换了个新思路——从人物关系着手,聊一组人物。嘉宾是雪桐,缘起也来自她二刷舞剧《红楼梦》,把元春、贾母和刘姥姥三个人物叠加起来解读,“这三个人就好像是一篇文章的开头,过程和结尾。元春是开头,过程中有贾母,刘姥姥在结尾坐镇。三个人就好像‘地母’一样,守护者贾家,守护者大观园。所以,我有了‘大母神’的这个想法。”
正好。我之前也略略读过一些和大母神、创世女神有关的内容。用这个概念来聊这三位女性人物,合适。
我们会和你聊聊:
钢琴即兴:Ethan He
接上期。
本期节目的嘉宾还是上海博物馆的研究员、人类学家、考古学者、作家张经纬老师。张老师带来了他的《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两册,和我一起从文物的角度,啃一啃红楼。
我们会聊聊:
除了《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张老师的《四夷居中国》、《诸子与诸国》也能帮助我们从东亚族群迁徙、中国早期哲学思想诞生等不同角度理解中国历史,祝大家阅读愉快!欢迎张老师常来做客,带着新书来做客!
本期的配乐《兰秋思》来自我的一位古琴演奏家朋友境明,已得到授权。
《兰秋思》词/曲/古琴/演唱:境明 编曲:阿言
本期节目的嘉宾是上海博物馆研究员、人类学家、考古学者、作家张经纬老师。张老师带来了他的《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两册,和我一起从文物的角度,啃一啃红楼。
我们会聊到:
此为上期,下期希望不要让大家等太久:)
除了《博物馆里的极简中国史》,张经纬还著有《四夷居中国》、《诸子与诸国》、《从考古发现中国》、《与人类学家同行》、《田野:一个人类学者的成长纪实》等关于历史、考古和人类学的书。希望张老师常来做客,多给我们讲讲文物的故事!
(如果你已经读到这里了)我的电子书《红楼丫鬟》在微信读书也上架了,会员免费阅读。
本期的配乐《兰秋思》来自我的一位古琴演奏家朋友境明,已得到授权。
《兰秋思》词/曲/古琴/演唱:境明 编曲:阿言
下期见!
大家好,这期节目我请到了我的校友兼多年好友、鲁汶大学文化人类学硕士晴晏,和大家聊一聊她最近参与的、由美国国家地理出品的《百年魅力·天生出彩》的女性主题摄影展。
一百多年来,国家地理的摄影师在世界各地用自己的镜头发现女性、歌颂女性,展现女性的困境、力量、智慧和韧性。在这场精选出来的摄影展中,有90%的作品都是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展览目前在北京和上海同时展出(截止这期节目发出时,大连站也即将开幕),欢迎大家去现场观看。
声明:这不是一期商务节目,我们没有收取任何费用;我们也都是以个人身份来谈一谈这场展览,不代表国家地理的官方立场。
展览分为六个部分:I. Joy II. Beauty III. Love IV. Wisdom V. Strength VI. Hope。我们和大家分享了每一个部分打动我们的摄影作品,并从人类学、历史、经济、文化等角度试图去解读“图片说明”以外的内容。
以下是节目中提及的部分人物,方便大家查阅:
观展实用信息:
如果想要关注这场展览未来会不会去到你的城市,欢迎在小红书/豆瓣/公众号关注“晴晏”,有相关问题也可以咨询她:)
钢琴即兴:Ethan He
大家好,今天我和老朋友雪桐一起啃一本书——欧丽娟老师的《诗论红楼梦》。
《红楼梦》里的诗词非常多;关于《红楼梦》诗词的著作也很多,欧老师这本书,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跳出拆碎七宝楼台、分析片砖只瓦的片段式解读,系统而全面地以唐诗、诗论、诗艺等载体来讨论《红楼梦》。”
我们会和你一起聊聊:
曹雪芹为什么要在一本小说里写那么诗?
曹雪芹在诗歌上受了哪些人的影响?这些影响又如何反应在了作品里?
《红楼梦》里的诗歌能不能当作谶语来读?
关于押韵:押韵的难度等级是怎样的?十三元、十四寒和十五删是怎么回事?
关于戒字:谁被要求戒字的次数最多?
长篇诗作的写作技巧:首句不避粗俗,中间可以转韵,末尾必须回到本体
文中人物持什么样的诗歌理论?
书中多次引用的书除了欧老师这本《诗论红楼梦》,还有蔡义江的《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和王力的《汉语诗律学》,祝大家阅读愉快!
钢琴即兴:Ethan He
大家好,本期是一期姗姗来迟的串台节目。5月去欧洲旅行之前,我和“真空世界”的主播、艺术家万雨尘聊了一期关于红楼美人的节目。当时旅行匆忙,没有同步在本台发布。
这是一次与多位虚实“美人”的约会,我们会和你聊聊:(偷懒的主播直接搬运了时间轴,因为加了我们的片头,可能会顺延一两秒,请大家见谅:))
00:10 挖个大坑慢慢填
04:07 smart is the new sexy ,不施粉黛依然美爆
08:20 一个绝不用“国色天香”描写美女的作者
13:20 美到被放弃描述有多美的黛玉
19:17 没有一处实写,却让你明确感受到绝色的气质风骨
25:00 宝玉说的超逸,薛蟠说的风流婉转
28:00 健康美的宝钗有多可爱
36:15 懂人情事故不是个坏词儿;不世故也没关系
39:40 人情事故是可以学的,天性和天真是学不来的
45:30 用觉察让自己置身于“大观园”这样的环境
47:10 不端着的大美女有多有魅力
56:40 有点知礼的出格也无妨
01:03:30 少女感指的是种气质,不是外表的少女态
01:14:00 热忱是顶好的品质
01:17:00 她是侠士也是带刺的玫瑰
01:26:50 你敢在自己的身份规则里作出挑战吗
感谢雨尘的邀约!请大家关注@万雨尘swanheart(小红书:万雨尘SWan,微博:万雨尘);也感谢后期剪辑制作:Swan Choice 工作室
「音乐」
Perhaps,Perhaps,Perhaps -- Halie Loren
本期节目由七西释压枕冠名赞助播出。
延续上期的迎春话题,我们再聊一个和她有些关系的姑娘——邢岫烟。邢大姑娘在评论区人气非常高,不少听友点名要听她,必须满足!
邢岫烟是邢夫人的侄女,第四十九回才登场,第六十三回以后就几乎不见了。虽然戏份不多,但她无疑是个重要角色:她既是大观园的一份子,又和四大家族中的薛家子弟定了婚,还充当了妙玉和宝玉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
好姑娘总是有好人缘,细数一下为好姑娘邢岫烟伸出援手的人吧:凤姐、平儿、探春、宝钗、薛姨妈……当然也不能忘了她的半个老师——妙玉。
六十三回之后,和邢岫烟一起没了下文的,还有她和薛蝌的婚事。这段难得般配且双方满意的婚事,到底会不会有变数呢?曹公没有告诉我们,但不耽误我们为这个美好的姑娘许下婚姻圆满的心愿。
感谢【 七 西 枕 头 】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听友福利】
购买方式:淘店搜【 七 西 旗 舰 店 】向客服报暗号「红楼慢炖」领取比大促折扣还低的大额优惠!!(如想直接复制链接购买,请移步置顶评论)
【特别惊喜】
1,前30名备注“红楼慢炖”购买的听友可以额外获得129元的真丝睡眠眼罩
2,听友可以享受30天试睡福利,不适合30天内可退
大家好!时隔很久我们终于又串台了!这次的串台嘉宾是“出逃在即”的小乐,我们讨论了现代人的职场问题以及红楼中可做借鉴的案例:
接着女红话题,我们来盘点一下书中出现过的各种工艺品。在那个手工制作的年代,手作的极致就是工艺品和艺术品了。贾府既然是贵族家庭,很多产品都在实用之外,承载了可供赏玩的价值。老实说,以下这些都挺想要的!
本期刘利、宇萌和雪桐一起聊聊舞剧《红楼梦》,这是我们密谋很久的选题,直到三人全部一刷完毕,时机终于成熟了!
《红楼梦》舞剧已经演出两百场了,还在继续巡演,也计划走向海外。我们想和大家聊一些非常个人的观剧体验:
1. 什么时候看的?在哪个城市看的?抢票难度怎么样?
2. 哭了没?哪个点哭的?
3. 把一本人物众多的长篇小说改编成12幕,人物和情节都做了很多取舍,哪些取舍和设计给你的印象最深?
4. 宝黛钗等主要角色以及结局的设计(结婚、花葬等)大家满意吗?
5. 聊聊舞美和服化道
6. 红楼梦的改编大家还看过哪些?有什么印象深刻的?
7. 打算二刷吗?这部剧会不会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
这期还是生活方式系列,我们一起盘点一下贾府和大观园里的动物们。贾府似乎不像我们现代人这么喜欢养猫狗做宠物,他们比较爱养鸟,也有小鹿这样的小型哺乳动物,因为有很多池塘,所以水禽和鱼也不少。
先说说鸟。贾府有不少名字和鸟有关的丫鬟,贾母的鸳鸯、黛玉的紫鹃和雪雁、宝玉的春燕、宝钗的莺儿、春燕还有个妹妹叫小鸠儿……富贵人家给丫鬟起名用风花雪月、花鸟虫鱼之类的还是很常见的。
要说贾府里最有存在感的禽鸟,估计要数这几只最有名了:
贾蔷一两八钱银子买来哄龄官结果适得其反的“玉顶金豆”
潇湘馆那只会念葬花词会使唤雪雁掀帘子的成精鹦哥
给史湘云带来灵感(石楼闲睡鹤、寒塘渡鹤影)的仙鹤
在大观园做一只禽鸟挺好的,最差的待遇就是被丫鬟们缝了翅膀,赶到下雨涨起来的水里玩;要是做一只鹿,就有可能被贾兰拿着小弓追了。
接下来还有:沁芳溪的金鱼、稻香村的鸡鸭、假山后的促织、宝钗扑的蝶以及凤姐家疑似养了的猫。
咱们也没放过比喻意义上的动物:丫鬟们埋汰袭人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嘴欠林黛玉编派出来的“母蝗虫”和“呆雁”、凤姐嬉笑怒骂中的“燎毛的小冻猫子”、“慌脚鸡”以及什么叫做“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
祝大家大观园、动物园逛得开心。
感谢上海古籍出版社牵线,本期节目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红楼梦脂评汇校本》的汇校人吴铭恩老师来慢炖坐坐,请他聊一聊这套“弹幕版《红楼梦》”的诞生。
嘉宾:吴铭恩,广东潮州人。《红楼梦》研究者,创办《红楼梦》主题网站“抚琴居”,曾任上海《红楼梦研究辑刊》编委。现为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北京曹雪芹学会理事。
主要讨论的话题:(大致按照时间顺序)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典藏版《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在各大主流购书平台有售,也可以在宇萌的视频号橱窗“你好宇萌”中购买。
这套书也是两位主播和很多听友的必备参考书,我们也借机向吴老师表达真挚的感谢!
(这期节目两位主播在线下录制,难得见面,比较兴奋,节目会稍微比平时闹腾一点,敬请见谅:)
这期聊聊贾蔷。其实之前在贾蓉的节目中也多次谈及贾蔷,这对兄弟常常一起出现,好事坏事都有份。
我们聊了几个问题:
最后是对龄官和贾蔷的爱情以及贾蔷后文的一些猜测。
这期聊贾蓉参与的另一件大事——为(没有血缘关系的)二姨尤二姐和自己的二叔贾琏说媒。
其实,贾琏偷娶尤二姐这件事前前后后,读者的关注点通常在尤二姐、贾琏和凤姐身上,很少有人会想到,这个大胆提议的背后竟然是几人的晚辈——贾蓉。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人物更深层的一面,他的狡猾、鸡贼、猥琐和他对自身利益的钻营。我们也可以再审视一下,他对自己的家人是怎样盘算的,而他对凤姐的那一点忠诚和盟友关系到底有多牢靠。
先祝大家春节快乐、合家团圆!这期春节特别节目我们聊一个大家喜闻乐见的话题——美食!
不过我们打算整点新意,就不去研究茄鲞和鸽子蛋了,给大家唠唠几个主题美食。
第一个是“别人家的饭”。都说别人家的饭最好吃,宝玉也同意。这不,在薛姨妈家又吃又喝又评点;
第二个是开小灶。司棋开小灶不成发了顿大脾气;宝钗和探春让厨房给炒了个油盐炒枸杞芽,一出手就是500钱;晴雯、芳官一个要吃芦蒿,一个吃了个精致捧盒,这都是怡红院的面子;
第三个是养生饭,这就多了。上到燕窝,下到枣泥馅山药糕、香薷饮解暑汤,药食同源,贾府的人整得明明白白;要是把病号饭也算进来的话,最能让人记住的恐怕还是小莲蓬汤儿了;
最后我们聊聊吃饭的场景。一样的东西,换个地方吃,换个形式吃,就多了不少乐趣。这不,宝玉和史湘云盘算着明火炭烤吃鹿肉呢!
祝大家吃好喝好!
刚给诗社做了完结,就要推翻自己了……
用一篇番外给承上启下、辞旧迎新吧!我们想和大家唠唠评论区里出现的好诗以及关于诗社话题的评论。感谢各位赐稿啊!
海棠社的要求是最多也最具体的,没想到收到的完整作品还不少:
红日落复升银盆, 楼外终踏青山痕。 慢行尤胜只梦魂, 炖煮清茗又黄昏。(只有四句,但却是藏头诗)
淡扫芳华深闭门,当时纤手灌苔盆。 窗前不识湘竹泪,梦里何处绛珠魂? 心痴但觉春有信,缘尽方知露无痕。天涯望断归途远,斜倚栏干日色昏。
弱柳扶风斜倚门,剪枝松土理花盆。 可叹无香能盈室,展眼凋零不留痕。 绢袋尚能敛玉骨,人间何处见芳魂。 秋风卷尽好颜色,惟有孤影立黄昏。
都很厉害啊,各位!
但其实留言最多的是牙牌令:
左边四五成花九,抽刀断水水更流
左边四九成花酒,却道天凉好个秋
左边四五成花九,花自飘零水自流
左边四五成花九,绿的肥来红的瘦
左边四五成花九,满园春色宫墙柳
左边四五成花九,两个黄鹂鸣翠柳。
左边四五成花九,吧唧一口菜滋溜一口酒
我们还唠了不少关于诗歌创作和人物性格的留言,就不一一赘述了。
最后,有位听友给大家推荐了诗歌写作的工具书:张中行先生的《诗词读写丛话》。祝大家阅读愉快!
今天我们要给诗词歌赋系列的话题划一个阶段性句点:聊一聊大观园里的诗人。
无论是诗社还是谜语、牙牌令,参与的人都很多,除了几乎回回不落下的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等人,还有一些人物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像一句诗入社的王熙凤、会点评的李纨、人不在诗在的真真国女子……
但这期的主角还必须是宝玉和黛玉。原因很简单,其他人无论处于什么原因写诗,却还不是生命的自发召唤。宝玉和黛玉却是在诗中寄托了最深的情感和最真的领悟。
宝玉写过记录贵族风雅生活的《四时即事诗》,也写过因为在女孩子中搞不明白而试图参禅的偈子,还写过一大堆被父亲姐姐点名要做的应制诗、命题作文;但是他最重要的文字还是《芙蓉女儿诔》。
而从《葬花吟》、《题帕三绝》、《秋窗风雨夕》、《五美吟》再到最后一篇长诗《桃花行》,我们也见证了一个最真实最敏感的黛玉。黛玉的生命短暂却完整,她也活在了她留下的诗歌里。
大家好,这期是诗词歌赋系列中非常特别的一期,因为主角是我们放在心尖尖上的一个姑娘——香菱。学诗也是香菱悲伤一生中不多的高光时刻之一。
香菱学诗发生在薛蟠南下做生意的第四十八回。我们想和你展开聊聊:
这期录制里有很多笑声,我们也感到非常痛快,在香菱学诗的过程里,有不少难得的、纯粹的快乐!
大家好,上期节目的结尾我们提到,史湘云一时兴起,要做诗社的东道。这集我们就从史湘云做东说起。
湘云做东,宝钗代为谋划,两人掰扯了一大段人情世故,定下了螃蟹宴的主题,吃完螃蟹再作诗。湘云感激不尽,宝钗大方坦荡。
这次的诗社又不一样了:十二个让人耳目一新的菊花题目,不限韵,不限数量,放开手脚写。
吃螃蟹的细节虽然在往期节目中讲过,我们实在太喜欢,又聊了一遍。
和海棠社薛林二位难分伯仲不同,菊花诗林妹妹一人占得前三名。包括社长李纨在內的众人一致认同,毫无争议,宝玉也不用拉票了。仔细盘点下来,林妹妹写了三首占前三;探春宝钗湘云各有诗入选四到八名,落第的仍然是宝玉……这五人日后也就成了诗社的中坚力量。
菊花诗之后,众人又吃了一顿螃蟹,宝玉、黛玉和宝钗又各自写了一首螃蟹咏。宝玉和黛玉发了一把糖;宝钗一举夺魁,让人见识到了她的讽刺功力。原来,可坚可柔的都是我们宝姐姐呀!
大家好!本期节目播出时恰逢节目两周年,而且下周就是中秋节了,我们也应景地和大家聊一聊红楼里的中秋吧!本期节目由刘利、宇萌和雪桐录制。
主要话题:
最后我们仨就节目两年来的一些心路历程和大家唠会儿。
大家好,今天我们和大家聊一期“爷们”相关的话题——哥们儿。嘉宾是我的好朋友、“啤酒事务局”和“归零计划”的主播天。
我们从现代人对哥们儿的理解出发,在红楼人物里找出了我们想与之做哥们儿的人物榜单。
该榜单具有高度个人性、主观性,不具有权威性、代表性,因此大家看到有些争议和污点人物上榜,最好不要喷我们。不过喷了也没事,我们仍然坚定地站在薛蟠-柳湘莲CP一边。哈哈。
本期依旧是边喝边聊。您也可以边喝边听!
大家好,我们这期插播一个非常重要的男性人物讨论:贾瑞。由刘利、宇萌和雪桐三人录制。
这个人物是雪桐提出的,贾瑞这个人物集中体现了她对红楼初衷的理解——大旨谈情,同时集中体现了曹公的大悲悯。
贾瑞的戏份不多但集中,11回出场,12回死亡,以后也几乎没有再被人提起过。
我们主要讨论:
1. 害死贾瑞的是欲望,也可以简单化为“淫”,宝玉也被警幻仙姑说成是“古今第一淫人”,那么两人的淫有什么不同?他们对欲望的理解有什么不一样?
2. 表面上看是贾瑞骚扰了凤姐,违反人伦在先,但凤姐也“毒设相思局”。凤姐有错吗?
3. 贾瑞和秦可卿都是因淫而死。12回写了贾瑞的葬礼,13回写了秦可卿那场风光无限的葬礼。死亡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最后我们想和你聊聊,关于他人的欲望与死亡,我们是否有权评判。
本期嘉宾:多抓鱼创始人 猫助
主播和猫助在“播客风起时”活动上碰头成功,一见如故,于是就有了这期节目。感谢李叔!
猫助是红楼的资深读者,也是慢炖的忠实听友(主播羞涩脸。。。)而且,在我们见面前不久刚刚去了南极!!!
我们的对谈分两部分:
红楼部分:
南极部分:
大家好,这期继续男性角色的讨论。关于琏二爷,我们上一期集中讨论了他和尤二姐的关系始终,显然这个人物还有许多地方没有聊到,有必要再聊一期。本期为付费节目,没有悬念,没有故弄玄虚,大家按需购买。
这期节目中,我们会具体展开贾琏这个著名耙耳朵和正房老婆王熙凤的关系,他们是如何形成了相爱相杀互相算计的婚姻关系和利益共同体,当然少不了牵扯到多姑娘、鲍二家的以及平儿……
我们也会聊到贾琏在夫妻关系之外的表现,他办事如何?人品如何?性格如何?
最后我们想和你聊聊贾琏作为普通人的人性,为什么他那么多缺点,但似乎并不太讨厌?
大家好,这期还是建筑主题,嘉宾还是我的好友、建筑师Z。我们做了几期红楼建筑谈,大家表示很有意思,我们也时常交流还有什么话题可以挖掘,我灵机一动:聊过各式各样的门,有门就有窗呀!
和门的光明正大不同,窗总有一些暧昧性。在小说和电影里,丈夫从门进来,而情人几乎总是爬窗进屋。窗,介于看见与看不见之间、听见和听不清之间,营造了多少相遇、偶遇、错遇?
Z首先给大家科普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窗的形式以及材质。注意,窗户纸和窗纱在后文都有重要出场。
我们梳理了一些红楼窗里窗外事,据不完全统计有:
宝玉透过窗户抓包茗烟与小丫头万儿;
贾雨村在床边偶遇采花的娇杏;
黛玉和湘云在窗外看见宝钗在宝玉床边绣肚兜;
平儿和贾琏说话见凤姐来了立刻变成窗里窗外;
凤姐生日,回家在窗外听见了贾琏和鲍二的偷情;
薛姨妈隔着窗户交代老伙计张德辉;
凤姐隔着窗户骂赵姨娘和贾环;
秋桐隔着窗户骂尤二姐肚子里的孩子;
尤氏到窗下偷听赌局……
最后和大家聊一下最关键的窗——茜纱窗。
大家好!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我的好朋友、音乐剧作曲/编曲/编剧凌零来做客,聊一聊她创作的音乐剧《斜杠进化论》以及她的转行生活。
我们一起聊了:
音乐剧《斜杠进化论》
演出时间:7月14日到7月23日
上海·中国大戏院 (黄浦区牛庄路704号,人民广场地铁站)
购票请查询各大演出票务平台
凌零:多元化的编剧、作曲、音乐制作人。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本科)、伯克利音乐学院影视作曲(研究生)。曾担任过跨国企业战略总监、咨询顾问、以及制药工程师。哈佛商学院全球课程讲师。自幼学习古典打击乐、钢琴、作曲、音乐剧编导、交响乐配器等;美国作曲家协会成员。作品包括:音乐剧《斜杠进化论》《并不购成大律师》《李清照》,科幻微电影《双喜》,交响组曲《潘洛斯阶梯》等。
本期音频所用音乐获得版权方上海茸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授权使用。
大家好!前阵子我参加“播客放映会”,看了一部都市轻喜剧《爱很美味》,回来就邀请雪桐一期录制了这期由影视剧延伸出来的红楼话题。
近年来以一个或者多个女性为主角的影视作品越来越多,比如我超级爱的《我的天才女友》。《爱很美味》则是三个女主角,这更有意思了,因为三角形是最稳定的结构。我们也都知道,在社交中,三个人的关系有多微妙。
这不免让我们想到了红楼中的女性友谊三角:黛玉宝钗和湘云。宝钗和黛玉就不用说了,金兰契后情同姐妹;湘云和宝钗则是从螃蟹宴后一直亲密;而湘云和黛玉本质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却也经历过几次磨合,最终在中秋夜联句里达到了彼此友情与生命的共鸣。
女性之间,和谁好往往以在谁家住为标志。湘云来贾府,先住黛玉那儿,后住宝钗那儿,最后又住黛玉那儿。而黛玉呢,认了薛姨妈做干妈,宝钗成了干姐姐,连早饭也要打包好去干妈家里吃。
这三个不姓贾的优秀女子,在贾府尤其是大观园一起度过了青春中最美好的三年时光,成为了彼此最温暖的陪伴。
我们100期了!真没想到啊,不到两年就达到了100期。
今天算是主播家里办喜事吧,做了一个特别的“行为艺术”,请各位来宾随喜一元入席。讨个彩头:1元=100分嘛。
本期主要是我和宇萌的一些轻松唠嗑,也和大家分享我们做播客这么久的感受,包括每期节目的流程、花费的时间、毙稿乌龙等等,最后是针对评论区常见问题做一次统一回答。
相信你会从我们的声音中感受到这个节目带给我们的成长,也希望将来继续与你相伴。
下期继续常规的红楼话题。
大家好,上期我们聊了客厅与起居室,这个空间是大多数公共事件发生的地方,热热闹闹的。
这期我们和大家聊书房和卧室,相对于客厅里浓厚的礼制性,客厅和书房是两个更富有个人色彩的空间。
客厅自带阶级、文化和性别属性。所以,贾府的男主人才有书房。书房可以看书、见客、谈事儿,甚至可以睡午觉,也可以住——贾琏在大姐儿出疹子的时候就是搬到书房去住的。
虽然如此,我们却更想和你说说两位女性的书房。黛玉的整个潇湘馆就是个大书房,而探春的秋爽斋不但占用了书房常用的称呼“斋”,布局也更像是一个可以住的书房。这是两位闪耀着文化人格之光的优秀女性。相比之下,本该读书考功名的宝玉虽然也有书房,却不怎么爱去。
卧室是最多的儿女情长发生的地方。宝玉有事没事就来黛玉的房间,往人家床上一躺,叽叽咕咕。但是别误会,宝黛虽然“一桌吃饭,一床睡觉”,却只关乎情,无关风月。黛玉在薛姨妈和宝钗来看她的时候抓住机会,认了个干妈,因此也多了个干姐姐,多了可以撒娇的人。
客厅、书房、卧室三个功能空间就聊到这里。红楼建筑话题却未完,期待不久再相见!
大家好!今天我们回归一个老话题——红楼建筑。之前我和建筑师好友、“城市余数”的主播Z聊过一次大观园里的建筑,感觉意犹未尽,所以就有了今天的“再谈红楼建筑”。
这次我们从客厅、书房和卧室的功能分区再梳理一遍红楼里的建筑,因为剪辑出来太长,决定分为上下两期,方便大家收听。
客厅(以及起居室)其实很有意思,因为它是群戏的主要场所。
荣国府的客厅在哪里呢?当然是荣禧堂。不过,除了黛玉进贾府,你还见到过书中哪一次提到它吗?
荣国府很特别,从西到东依次是贾母院、贾政院、贾赦院,三处都有正房,可以说荣国府被分成了三路。黛玉第一天到外祖母家,光是去正房拜见长辈就够忙的。
为了消除正房的礼制性和权威感,贾府主人也常在正房后面或者两侧的抱厦以及耳房起居会客(本集中抱厦统统念成了xia,还请见谅),这些地方可要轻松多了。
最后咱们集中看看贾母的客厅,看看贾母平时都如何坐卧、见客甚至看太医的,在这个房间,又有谁有资格坐着、谁必须要站着呢?
下期聊书房和卧室。敬请期待!
大家好,【偶尔跑题】这次跑得有点远……我邀请了师姐李月来和大家聊聊我们曾经留学的美丽国度比利时、很快要迎来600年校庆的母校鲁汶大学以及种类丰富、无比好喝的比利时啤酒!
说起来,我们都非常怀念也非常感恩在比利时留学的岁月。这个国家有低调但迷人的城市、风物以及有趣的人物,尤其是那些虚拟的人物——丁丁、蓝精灵、大侦探波洛……足球也……不说也罢。
我们也非常热爱自己的母校、有着近600年历史的荷语天主教鲁汶大学,还有霍格沃茨一般的图书馆、散落在小城中的古老教学楼以及总也喝不完的啤酒!
其实鲁汶就有自己的啤酒厂——Stella Artois(时代啤酒)。当然比利时啤酒可说的太多了!到现在,修道院啤酒我还没喝全……兰比克还是回国后才知道的,惭愧啊!
别羡慕我,我可是边喝边录的……各位也不妨开瓶酒,边喝边听,同时欢迎支持师姐的“比利时进口馆”(高德地图没有这个条目,请在美团中搜索)。
本集彩蛋由铁蛋出演!27分40秒左右,请听嘤嘤嘤~
大家好,今天我们又是一期跑题+串台节目。本来和红楼无关的话题我们不打算发得这么密集,但是考虑到这个话题和金三银四有关,还是决定尽早发布。
本期节目是我和Tian(归零计划)、Nicole(妮可说|U Can Talk)以及近期无处不在、十分活跃的关雅荻(关雅荻开放对话)共同录制,感谢Tian和Nicole盛情邀请,我们又蹭了一顿牛肉火锅!
缘起很简单:主播于2月14日被裁员了!一聊起来,我们发现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在今年的开年都有些动荡,无论是事实上的,还是心态上的。所以我们打算聚在一起聊一聊我们和工作、裁员、主动失业以及被动失业的那点事儿。当然,还有我们悄然发生变化的职业观和人生观。
总之,我们想告诉大家:失业不可怕,领失业金不可耻,人生什么时候都可以重新出发,翻过这座山,还有更精彩的风景等着我们。
今天咱们继续聊经济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也就是像贾府这样的家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期我们聊了会导致家族“不可持续”的原因,有经济危机:比如爵位会降,人口会增加,如果排场不能下降的话,最后摊到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就会缩水;还有政治危机:比如元春封妃很可能是个负资产,只有名头,没有实惠,反而把贾家和更大的利益集团绑定了。
贾府这样的贵族家庭就真的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了吗?
答案早在第十三回就初现端倪。当事人提出的解决方案高湛远足,未雨绸缪,其中透着对制度的合理“利用”。这样好的策略,贾家执行了吗?如果没有执行,是因为什么呢?其他贵族家庭有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先例?
且这个难题不独为中国封建贵族家庭所独有,让我们穿越一下,看看其他国家甚至现代家庭是否有更好的妙招。
一个国内二本学生如何找到去法国工作的机会?如何六个月学会法语并且拿到终身合同?如何全职工作全职读MBA?如何升职加薪管理法国人团队?如何克服孤独和低谷自我成长?如何去环游世界90国?如何去4大洲飞滑翔伞、上杂志报纸?如何连续2个冬季去加勒比航海?如何从零开始回国做大学生公益?如何跳出舒适圈离开高薪工作去东南亚闯荡…这本《十年十酒》讲述了一个农村女孩如何一步步成为世界公民!真实,感人,有趣!
大家好,又跑题啦!这次我请来了我的好朋友、现居新加坡的Jenny和大家聊一聊她的“杯酒人生”。这次对话缘起是她写的一本《十年十酒》的阶段总结,我一口气读完,在她真挚饱满的文字里看到了一个亮闪闪的能量女孩,对她的悲喜与探索我均有切身体会。而作为两个受益于“教育改变命运”的小镇姑娘,我们感到一种使命感,想分享我们的故事给更为年轻的听友,如果它对你有一点点启发,我们就很满足了。
嘉宾:Jenny Zhao赵亚,法国工商管理MBA硕士,11年全球品牌营销经验(8年驻欧洲管理团队),会流利的英、法、德、西语。
Jenny创办了传播滑翔伞的网站ParaglidingChina.org和为第一代大学生赋能的公益项目CYOT.org (China Youth of Tomorrow),被评为2020年度APEC Voices of the Future(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未来之声创变者),2021年度中国慈展会讲者和2022年联合国UN STI论坛讲者。她的个人视频号、知乎账号为JennyWorldtravel。CYOT官网:www.cyot.org;各大社交平台请搜索“CYOT”。
书目:
Virginia Woolf 《一间自己的屋子》
Stefan Zweig 《昨日的世界》
Michael Singer 《清醒地活》《臣服实验》
Tim Ferriss 《每周工作四小时》
Christina Thompson 《海洋的子民》
Erika Fatland 《中亚行纪》
大家好! 我们从今年开始不定期推出灵感来自文学、影视、历史和文化等领域的话题,有时候会和红楼有关联,有时候不会,但求对话真诚、有趣。
本期我邀请了我的两位好友大陶和摩尼朱,一起聊聊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那不勒斯四部曲》以及根据这套书改编的美剧《我的天才女友》。
大陶,独立撰稿人,Modern Woman*主理人,《陶之声》主播 公众号:iissuez 小红书/微博:大陶一直在玩。
摩尼朱,电视导演及制片人,葡萄酒记者、专栏作者。2014年拍摄纪录片《后藏》,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华办事处颁发的“金鹏展翅奖”。2015年创立“无径之林”人文旅行记录短片集。2019年开始拍摄纪录片《无非人间》,创投入围“瑞士真实电影节”。2020至今与马拉西亚名厨Brian Tan一起拍摄野宴 DINE IN THE WILD系列节目。
这部成长小说最初的背景设定在上世纪60年代的那不勒斯,讲述了莉拉和莱农这两位女性纠缠一生的复杂友谊。在这部真实地让人脊背发凉、让人不停把书合上反思的小说里,我们得以直视贯穿女性一生的教育、奋斗、职业、爱情、婚姻、生育和衰老等话题。
HBO同名剧集一季取材一本书,目前已拍摄到第三季。整体拍摄得隽永而耐人回味,高度还原了上世纪的那不勒斯,音乐与美术均可圈可点。书与剧集同步推荐,建议先看书再看剧。
我们想和你聊聊:
我们是莉拉还是莱农?我们的成长中遇到过怎样的莉拉和莱农?
莉拉和莱农的尼诺:他最终还是成为了他父亲那样的男人。
如何看待莉拉和莱农生命中的其他男性:彼得罗、斯特凡诺、恩佐、索拉拉兄弟……
风云时代的参与者:我们的帕斯卡莱
为什么莉拉从未离开那不勒斯,而莱农在她“一场为了提升社会地位的低俗斗争”的一生中却一次次回到她成功逃离的家乡?
谢谢收听!也谢谢两位嘉宾贡献了精彩的对谈!
大家好,这期我和宇萌、雪桐二度聚首,聊一个听着就很富贵的话题:《红楼梦》里的珠宝、首饰和配饰。
书里出现过的珠宝首饰和配饰真不少;说到这些物品和人物、情节的关系,那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光是通灵宝玉和金锁、金麒麟引发的“金玉良缘”,是不是就得说上一宿?
我们干脆换个角度,从头到脚,能戴的地方都给大家盘盘:美学优先,情节第二。
头上戴的,那必须有累金凤,都上了回目。
脖子也是重镇。占据这个位置的有通灵宝玉、金锁以及凤姐那些精美的项圈。
腰上也没闲着。贾琏送给尤二姐的九龙佩、探春送给邢岫烟的碧玉佩都是系在腰上的。湘云的金麒麟和卫若兰的金麒麟一大一小,一雌一雄,如果卫若兰戴在腰上,湘云是不是也把金麒麟系腰上?
手上(主要是女性)戴的更多了:平儿的虾须镯、宝钗的红麝串、北静王给的鹡鸰香珠手串……都是有重要戏份的物品。湘云带到贾府的绛纹石戒指,礼轻情意重,让袭人感动了一回。
耳饰里最厉害的要数芳官,一边耳塞,一边耳坠,混搭功力了得。
广义的配饰就更多了,手帕子、汗巾子、扇套、香袋儿、络子……只能留到下次再讲了。
祝大家新春快乐,收听愉快!
大家好,最近身边的人陆续都阳了,居家办公和养病并行。因此,这一期节目我们想聊聊红楼里的小病,给大家打打气,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要说到红楼里的病,那话题可太多了。生病的人也多,生的病也多。今天咱们就来盘点盘点。
第一个就是药罐子林黛玉。黛玉仙儿啊,连个病也有诗意:不足之症。怎么叫不足呢?黛玉的几个重像如妙玉、龄官的身体也不好,但各人又都不一样。
其他人生的病,最常见的要数“风寒”了,通常伴随着“时气所致”四个字。风寒是常见病,袭人、探春、晴雯甚至老太太都得过。得了风寒也得请大夫开药,不过药主要是疏散,恢复健康主要靠静养,病人也会进行断食,只吃米汤。
袭人病了,没看见李嬷嬷,得罪了她一顿;探春病了,宝玉派人探视,给她送荔枝和字帖,探春好了之后专门给哥哥写了个帖子,组了个诗社。老太太身份高贵,风寒请的是王太医来看,结果王太医说药可吃可不吃,看来问题确实不大。
但是晴雯的风寒或者重感冒就不一样了。来势汹汹,鼻炎、西洋膏药依弗那全用上了,刚有点起色,昏昏沉沉的又熬夜给宝玉补裘,所以晴雯这次拖了好久才好。
除了风寒,还有不少和季节相关的毛病。比如宝姐姐冬天会哮喘,得吃冷香丸;林妹妹夏天还中暑,要喝香薷饮解暑汤。
有的毛病就和饮食关系更大些。巧姐去大观园找凤姐,不小心积食了,王大夫说要饿几顿;刘姥姥平时饮食没有油水,一下子大鱼大肉还喝酒,就闹肚子了。这祖孙俩连生病都差不离。
也有些少见的毛病。史湘云春天得了杏癍藓,说白了就是皮肤过敏。宝玉、薛蟠、贾琏都挨过打,算是皮外伤,也得敷药;热毒没散掉的时候,酸梅汤也不能喝,这是连袭人都知道的医学知识。
最离奇的毛病要算宝玉的痴病了。听紫鹃说妹妹要回苏州,当下发疯。心病还得心药医,听紫鹃说骗他的,妹妹不回去,也就好了。说起来,别人生这个病无法想象,宝玉闹这个病,就不但合理,还感人。
最后,祝大家早日康复!
大家好,今天是我们“主仆之间”系列话题的最后一期。做个付费奖励主播的辛勤劳动,大家按需收听!
今天的主人公很难归类,虽然他也靠着和主人不同寻常的关系获得了优待,但他似乎过得并不开心。焦大跟着宁国公九死一生地打仗,还救过宁国公的命,但他一直到老都生活在宁国府,只不过是换了一种身份继续做奴仆。他侍候的主子也从宁国公到了第四代的贾珍和第五代的贾蓉。
和平年代让他无所适从。年轻的主子们不再念他的恩情,失意的焦大常常喝酒骂人,使得主子们更加嫌恶他。他在宁国府无事可做,拿一份养老的薪水,被当作一个死人。
焦大是眼看着宁国府一代不如一代的,他平时也没少冷眼观察。终于,在赖二派他大晚上去送秦钟的时候,喝醉的焦大一发不可收拾。这样一个苦活派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功臣,本也难称厚道。这次焦大直接骂出了经典的“扒灰”出来,让包括凤姐和宝玉在内的一众主子吓得魂不守舍。
到底什么是“扒灰”?这次给大家详细科普一下。
总之,这次骂人非同寻常,直接扯出了宁国府最丑陋的一面。
焦大骂人的时候,他知道自己会面临怎样的惩罚吗?他是彻底醉了,还是已经绝望到不在乎了呢?
在焦大骂人之后,贾府依旧风光了一阵子,甚至连盛极一时的元妃省亲都还没发生。那句警钟,似乎也就消失在了那个晚上……
大家好,这期是红楼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期,我们终于要讲冬天了!嘉宾还是咱们的换季嘉宾雪桐!
说到《红楼梦》里的冬天,其实一直是我心里一个特别温暖的存在。因为人最齐、最快乐、也最无拘无束的一次赏雪联句烤鹿肉就发生在冬天。
这天大家起了个大早,齐刷刷聚到芦雪庵,商量着赏雪联句。宝玉和湘云一早就惦记上了那块鹿肉,要烤来吃。你看,比现代人还会玩儿,就差露营了。
联句考的是反应速度,也得看肚子里的典故多不多。这次,不住在大观园的二嫂子王熙凤也用一句诗入了社:一夜北风紧。她自己说粗,我们看着还挺质朴的呢!凤姐对有些人挺凶挺严的,但是对大观园的小姑子小叔子,可是真心好。她是大观园的自己人。
写诗的佼佼者几乎总是宝钗和黛玉,可是联句的魁首另有别人——史大妹妹虽然讲话咬舌头怪可爱的,抢着联句可是当仁不让,把宝玉都给推下去了。宝琴黛玉宝钗共战湘云,宝玉看着这些姐姐妹妹们,欣赏得不得了,最后落第了也没生气,乐呵呵得去找妙玉讨了红梅花来。
这些联句真是让人笑声不断,尤其是湘云的“石楼闲睡鹤”和黛玉的“锦罽暖亲猫”。一只悠闲打盹的鹤与一只慵懒迷人的猫,也难怪中秋夜联诗最后还得是这两人。
老祖宗也来了,吃着糟鹌鹑看着孙子孙女玩,还让人别拘束,真是老人中的一股清流。王夫人可就没来,因为她实在也不属于这青春王国;可是最后凤姐还是找了来,要说会玩,还是得这祖孙俩。
薛姨妈说要请客,凤姐有的没的说了一堆笑话,表面上要占点薛姨妈的便宜,其实就和她的大部分笑话一样,逗贾母乐呢!无伤大雅的笑话,多讲几个也无妨。
热热闹闹的赏雪的一天就结束了。每一次读到这一回我的心中都会生起一股温暖,虽然不久以后贾府以及大观园这个青春王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落,今天的欢声笑语和青春的容颜都将逐一逝去,就像每一场雪都会融化一样,但我们永远会用赤诚的心去期盼每年的第一场雪。人生就是走向终点的旅程,但如果没有希望,我们随时都会失去走下去的勇气,也就失去了沿途的风景。
林清玄曾经写过一个故事:传说在北极的人,每每开口说话就会结成冰,对方听不见,只好拿回家里,慢慢烤化了来听。他真不愧是写散文的高手,在他笔下,冰雪也成了传情的媒介了。所以,寒冷的冬季也是浪漫的,努力发生点儿什么吧,才不至于被辜负。
近日,上海播客圈突然掀起了一阵摘镜狂潮——主播们纷纷去做近视手术!这到底是医学的发展,还是大健康的胜利?
缘起是这样的:主播在国庆假期见到了刚做完近视手术的《关雅荻·开放对话》主播关雅荻,被意外安利,又用了一个月的心理建设,迈进了眼科诊所……就在检查进行中收到了《啤酒事务局》的主播TIAN的信息,原来他和《出海进行时》主播Nicole也刚做完手术!如此机缘下,我们约定周末录一期关于近视手术的节目,给大家送个有趣有料的彩蛋!
岂料,刚约完时间,我也拿到了我的检查结果,医生看了一眼就认真的把我劝退了……于是本期节目就由三位手术成功和一位手术未遂的主播一起聊聊各自与眼镜的各种羁绊。
从小到大,近视如何困扰我们?关雅荻如何种草我们,以至于被誉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非官方代言人?近视手术如何选医院医生、预约挂号?近视手术的哪些环节可以用医保卡? “全飞秒”和“晶体ICL”,到底有什么区别?术后恢复快不快?做完手术,我们后不后悔?本期节目,为你分享!
🎤
主播: Tian, Nicole,关雅荻, 刘利
🕖 Timestamp
9:44 我们是如何近视的
10:40 假近视如何被耽误成真近视
14:26 戴上眼镜竟然很开心??
17:26 少年关雅荻教你眼镜被打碎后如何自救
23:03 在美国配隐形眼镜的经历
28:19 戴墨镜对运动员来说十分重要
34:52 我们为什么选择做近视手术
41:07 近视手术如何选医生预约
43:37 手术检查流程
44:43 医保卡可以用吗
48:07 晶体ICL手术过程
55:58 做手术前不要接睫毛……
57:20 全飞秒手术过程
1:00:43 术后多久能完全恢复
1:02:15 主播因何被劝退
1:04:51 学习基础医学知识,对自己负责
1:09:00 享受这几年自由不戴眼镜运动,值了!
1:11:00 为何眼科医生都戴眼镜(真的吗
1:15:05 戴/摘眼镜与审美需求
1:21:32 别人的意见不重要,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
🍺 酒单
牛比克2022: 蓝莓薄荷 [牛啤堂], 野菌艾尔 (成都)
🎵 歌单
Surgery (Two Door Cinema Club)
瞳で抱いてて (石井明美)
🧡 团队
设计: 老沙
剪辑: 二琳
后期制作: 张博
电商运营: 蕊蕊
社群运营: 阿啾
本节目由日谈公园监制。
大家好,主播前阵子溜去了大理,见了不少新老朋友。此行的亮点之一是终于面基日谈公园的李叔、蜜獾吃书的晴总和北冥三位主播,录了一期三台梦幻联动。
这期节目的本意是说服李叔读红楼,此举属实不易,曾有多人尝试未果。那我们种草的效果如何呢?大家听了就知道了。祝大家收听愉快!
这期是个番外。主播和“关雅荻开放对话”的主播关雅荻本荻临时起意,在国庆节约了一起线下对谈,地点在某户外的公园。所以略有些噪音,但不影响收听。
我们聊了一些随性(但很好玩)的话题:
红楼梦里谁航过海、谁坐过船?
航海意味着发现
单人环球不间断航海是怎样一种极限运动
同样的越野跑,看到的风景也不一样
把自己作为方法,只有不能描述的体验才是属于自己的
折腾自己,制造各种可能性
七年理论以及人生的下一个20年
希望你听得愉快!
这期我们从一本《中国人的音乐》出发,讨论红楼梦里的音乐。它的作者是知名音乐学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老师。田老师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音乐、宗教音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和推广。做客的嘉宾是田老师的学生池玉玺老师。
主要话题:
“金玉良缘”是怎么来的?它和音乐有什么关系?
林黛玉会弹古琴吗?宝玉能不能看懂琴谱呢?
琴、筝、箫、管、笛、琵琶……盘点红楼梦里的乐器
从《红豆词》到“红楼梦套曲”
盘点一下那些充满剧透的戏曲场面:
-元妃省亲:《豪宴》、《乞巧》、《仙缘》、《离魂》
-宝钗生日:《西游记》、《刘二当衣》、《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清虚观打醮:《白蛇记》、《满床笏》、《南柯梦》
-凤姐生日:《荆钗记》
-正月十五:《西楼记·楼会》《八义记·观灯》《寻梦》《惠明下书》
-宝玉生日:《赏花时》
无处不在的《西厢记》和《牡丹亭》
谈谈贾母高超的音乐审美
本期都是满满的干货,感谢池老师的做客!下期再见!
又是一期嘉宾节目。这次请来的是主播的建筑师朋友Z,和他一起聊聊大观园里的建筑。
说到建筑,先提一个常见的误解:黛玉第一次进荣国府进的是角门。这是不是说明荣国府不重视甚至怠慢她呢?且听Z给你掰扯一下中国建筑的门。
我们这次把目光对准大观园的建筑,贾府其他建筑暂且靠后。第一,大观园建筑是为了元妃省亲新修或者改建的,着墨较多;第二,这些建筑被分给了大观园少男少女住,让他们成为了自己居所的主人。有了自己的家,就有了自由意志,除了可以自己装饰屋子,还能请人来做客呢。所以建筑人格化了,而人也和建筑融为一体。
原来潇湘馆的“馆”,本来就是客房的意思,适合黛玉的客居身份;怡红院的“院”这个名词无甚特别,可是蘅芜苑的“苑”就值得说道说道;暖香坞为什么只能给惜春住?为什么迎春住的是唯一的重屋“缀锦楼”?探春一个人占了“斋”和“堂”这两个有丰富文化含义的建筑,有什么讲究?轩、榭、亭、舫、洲……这些都是什么样式?
贾母为什么要给黛玉换个银红的软烟罗窗纱?又为什么觉得蘅芜苑太素净“不像”?贾母给宝钗的几样体己体现了她怎样的品味?当然了,老太太的话里,除了审美,还有人情世故呢!
Z表示他最喜爱的史湘云的“枕霞阁”没有描述,是一大遗憾。不过也无妨,史大妹妹不是住在潇湘馆,就是住在蘅芜苑,要么就是拉上黛玉一起去妙玉的栊翠庵通个宵。
关于大观园的建筑我们就聊这些,荣国府和宁国府的其他建筑我们只能改日再聊了!
这期节目我们请来了开播以来最重量的一位嘉宾——刘晓蕾老师!刘晓蕾是北京理工大学的老师,也是南京大学的文学博士,曾著有《醉里挑灯看红楼》、《作为欲望号的金瓶梅》,今年8月译林出版社《刘晓蕾红楼梦十二讲》又出版了。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晓蕾老师做客,谈一谈这本书,也谈一谈几位我们都非常关注的红楼人物。这可是刘晓蕾老师给我们开的小灶哦!
本期主要内容:
1. 《红楼梦十二讲》的缘起和结构;这是一本写给所有红楼读者的书。
2. 关于女主角:
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史湘云……《红楼梦》的女主角到底是谁?
3. 关于宝玉:
宝玉为何如此特别?
如何看待“无用”?
你愿意过一遍宝玉的人生吗?
4. 关于宝钗:
为什么说宝钗是一位复杂的现实主义者?
螃蟹宴和滴翠亭
为什么说读小说很难主观?
5. 关于贾母:
贾母的高超审美
贾母疼不疼黛玉?
贾母为何没给宝黛订婚?
晓蕾老师的解读非常过瘾、酣畅淋漓,相信大家会收获满满!时间有限,这期只能聊聊几个主要人物,希望我们有机会再请晓蕾老师来做客!
最后有粉丝福利,欢迎参加!
换季啦!红楼二十四节气之秋也和大家如约见面了!嘉宾雪桐这次是专门来了上海,现场录制的气氛果然是不一样呢!
其实录制的时候虽然刚到立秋,但上海以及全国许多地方还在高温酷暑中苦苦挣扎,让我们在空调房想象秋天的样子,真的……就是望梅止渴。
盘点一下秋天的节气和节日,着实不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和霜降六个节气,外加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热热闹闹的。
秋天的节气在书里藏的有点深,但初秋和深秋还是看得明明白白的。宝玉给湘云送的鸡头和红菱、宝钗给史湘云张罗的螃蟹宴以及后来写的菊花诗,都和秋天的风物有关。
秋天让人伤秋,林妹妹也写了《秋窗风雨夕》,再一次的感叹生命。而我们的宝姐姐呢,吃的冷香丸也离不开秋天的露和霜,她是用理智的冷抑制住了生命原始的热。
中元节是秋天非常重要的节日,书中也出现了几次非常特别、非常重要的祭奠,这些祭奠的发起者是大观园的护花使者宝玉,而祭奠的对象则是在他生命中留下刻骨铭心印记的早逝的女子。
最后我们聊一下重阳节,以及我们都热爱的贾母和刘姥姥。这两位宽厚慈善的祖母庇护了各自的家庭,让我们在盛衰的哀叹中感受到一丝温暖。
中秋呢?别急,中秋它值得单立一篇!我们冬日见!
没想到啊!几位配角在一期节目里竟然没讲完!宇萌给我来了一个措手不及,竟然还有一位……今日开讲!
今天我们讲的这位丫鬟虽然戏份很少,却极为重要。大观园崩塌的序幕,竟然是这位丫头无心拉开的。她无意捅了这么大的马蜂窝,自己却一点事儿也没有。
从关键情节的穿针引线的角度,这个丫鬟似乎和焦大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一个是无心,一个是看不惯而主动开骂。从这个人物的身上,我们看到作者对天真的褒扬。世故不难学,故而天真最可贵。
丫鬟系列暂告段落,日后或许不定期返场加更。新的系列也将陆续开启,敬请期待哦!
三期红楼花事还聊不完,可大观园那些树木、香草、苔藓怎么办?越回味故事越多,于是有了这期番外。嘉宾还是梯己茶的主理人沈国慧。
先聊各人的屋子。宝玉黛玉探春的居所都种了芭蕉,这芭蕉再一次激发“大观园在南方还是北方”的讨论。宝玉拿海棠配芭蕉是为“红香绿玉”,而黛玉则拿竹子配芭蕉是为“双清”,探春的秋爽斋还种了梧桐,埋下“有凤来仪”的线索。
李纨处有稻有杏,杏帘在望和稻香村都由此而来;迎春惜春当居于水边,固有菱有藕。宝钗的蘅芜苑则是“香草美人”,再不要拿草来比小人、比宝姐姐了。
除了各人居所,大观园广泛种植柳树和桃、杏、李、梨、葡萄等,果实套袋技术古已有之。柳树值得一说,凤姐、尤三姐都有柳叶眉,黛玉有弱柳体态,长得好看的柳湘莲柳五儿直接就姓柳……但柳树不止事关风月,还很实用,莺儿就拿她编花篮;宝钗还用一首雄壮的《柳絮词》帮柳絮正了名。轻,未必都是缺点。
最后想聊几个侧重情感和文化含义的植物。香橼(佛手)预示了元春和巧姐的命运;潇湘馆和栊翠庵的青苔让我们更好的理解黛玉和妙玉;至于“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嘛,实在是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笑场!
大观园草木有情又有趣。本期有福利,听友请拉到最后收听参与方式,期待你的留言!
这期还是和“啤酒事务局”的串台节目。红楼酒局,应喝尽喝。问题是:喝到位了,不够聊的。挖了个酒令大坑,今天填上。
前八十回里正经写酒令有三回:冯紫英回请诸公子的局、贾母招待刘姥姥的家宴以及宝玉生日的怡红院轰趴。参加的人不同,出题的人也不同,那酒令的形式和风格自然大相径庭。
冯公子的局,宝玉出了酒令:把女儿的悲愁喜乐挂嘴上。结果表哥薛蟠偏偏来一个“绣房钻出个大马猴”,可惜贾政不在,不然一定是“叉出去”!此局伏下琪官和袭人姻缘一场,倒也是有功德。
老太太的家宴就不一样了,委托鸳鸯行了个雅俗共赏的牙牌令。题目越宽,越见答题人的水准,因为高度不设限。且看老太太的大气、薛姨妈的富贵、史湘云的豪迈飘逸和林黛玉的轻灵俏皮,以及刘姥姥的庄稼人接地气即兴脱口秀!注意酒别喷出来。
宝玉生日来的都是会诗文的姑娘们,光一个“射覆”就够难的了,结果史湘云还出了一个极刁钻的一串子酒令,相当于诗词歌赋的一次大考。难住了宝玉,却没难住他的小女朋友。黛玉碰到湘云,两个都是不服输的。酒令的最高境界仍属湘云:喝醉了还能嘟嘟囔囔说全了,只能被别人“醉扶归”了。
最后探讨了现代酒令。酒令不分古今,目的是让大家喝得风雅、喝得有趣,别喝闷酒,也别灌酒。兴致到了,方能宾主尽欢。下次喝酒也行一个?
�
主播: Tian, 刘利
Timestamp
00:03:00 “酒令”到底是什么
00:06:26 令官先得自己喝一杯
00:09:46 冯紫英匆匆离席的阴谋论
00:13:49 女儿的“悲愁喜乐”
00:28:30 薛蟠:一位动物爱好者
00:44:09 “牙牌令”是什么
00:51:49 说的好得喝,说的不好也得喝
00:56:07 令官出题需要因人而异
01:07:25 宝黛之间的惺惺相惜
01:15:48 刘姥姥的尊敬是自己挣来的
01:18:08 刘姥姥:一位存在主义者
01:24:41 黛玉迎花神,宝玉送花神
01:27:47 “射覆”是酒令的祖宗
01:35:10 拇战(划拳)
01:36:01 难到令人发指的酒令
01:44:51 薛蟠是坏人吗
01:54:37 现代人可以玩儿的喝酒游戏
主播喝掉的酒单:
牛查儿 [牛啤堂], 大红袍香草啤酒 (成都)
桃之 [TripSmith], 晚白桃小麦啤酒 (贵阳)
桃子香草淡色艾尔 [纸飞机], 淡色艾尔 (杭州)
四川恩特儿 [一层浪], 樱桃酸拉格 (中国)
桂 [TasteRoom], 小麦啤酒 (杭州)
关注微信公众号“啤酒事务局”,回复“顿顿顿”,即可获得节目同款啤酒!
这是一场被推迟了两个月的串台节目。啤酒事务局和红楼慢炖在4月初约好要聊一期《红楼梦》里的酒。大纲一天写就,结果两位主播一直到六月中才能应喝尽喝,应聊尽聊……
我们今天就来盘点盘点《红楼梦》这部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以及古典文化百科全书里的酒。清朝中期的贵族家庭喝什么酒呢?黄酒?烧酒?怎么还有葡萄酒?!宝玉黛玉这样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喝不喝酒呢?围绕喝冷酒还是喝热酒,宝黛CP拌过嘴,也撒过糖。酒器有讲究:黛玉用的海棠冻石蕉叶杯就很雅致;凤姐整刘姥姥用的黄杨木十个一组的套杯,可就喝出了梁山好汉的感觉!
小酌怡情,大醉闯祸。《红楼梦》里喝醉过的人可不少:宝玉、刘姥姥、焦大、薛蟠……有人醉了闹笑话,有人醉了发脾气闯大祸,也有人醉卧芍药茵,美成了一幅画。
喝得尽兴,当然要行酒令。贾母说行一套牙牌令吧;宝玉说要拿女儿家的悲愁喜乐来做文章;湘云想了个最刁钻的,诗词歌赋整齐活儿,命题作文的难度拉满,却没难倒大才女林黛玉。
三款精酿伴你收听红楼酒事:蔬菜自由、花椒拉格、松间绿虎。
红楼酒局,应喝尽喝。喝得风雅,喝得有趣!
� Timestamp
00:07:11 《红楼梦》里不“喝”酒
00:08:42 《红楼梦》里都“吃”些什么酒
00:09:26 发酵酒 vs 蒸馏酒
00:10:46 烧酒
00:12:38 惠泉酒(黄酒 )
00:22:06 酒令其实雅俗共赏,谁都可以玩
00:25:31 中国古代“花椒”代表了什么
00:29:28 黄酒为什么要热着喝
00:37:08 葡萄酒
00:40:32 啤酒不是舶来品
00:45:19 不是每个人都要做红学家或啤酒裁判,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
00:50:09 酒器
00:51:38 喝一“大海”!
00:53:44 酒壶
00:54:43 刘姥姥喝酒的“大套杯”是什么
00:57:50 能够超越阶级和富贵的是人性
01:04:12 谁醉过酒
01:08:18 不记仇的朋友特别值得交往
01:13:22 怎么醒酒
01:18:26 倒酒的规矩
01:25:29 喝得尽兴,当然要行酒令
夏天来了,我们的红楼二十四节气又开张了!从春到夏,我和雪桐几乎都是在居家封闭中度过的,把个春天辜负,懵懂中直接迎来了夏天。
夏天也有六个节气: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和大暑,每一个的背后都有深刻的文化意味,尤其是立夏、夏至以及华夏的“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芒种是第一个我们想深度关联红楼的节气。二十七回就写了芒种这一天,发生了很多事,以宝钗扑蝶开始,以黛玉葬花结束。这一天真忙呀!一直都有说法认为宝玉生日疑似撞上芒种这个送花神的日子,那么芳官唱的那首《赏花时》就有深意了:谁是那个扫花人呢?
我们多聊了一个节日——端午。端午不是节气,它和芒种挨得近。可是端午这一天也不太平,金钏很可能就是这一天投井的。
关于盛夏的三个节气,我们从衣食住行等角度来聊聊大观园的消夏方法。潇湘馆和栊翠庵荣登“清凉”之冠;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们夏天爱吃西瓜、红菱、鸡头、荔枝、解暑汤,和我们现代人也没太大区别。可惜受礼法限制,还得长衣长衫,只好用纱衫来凉快一下。洗一次澡不容易,估计要好几个小丫鬟伺候;通头就简单一点,可也得别人帮忙。只有凉榻直接,往院子里一放,躺上去看星星听草虫声,注意别着凉呀!
下一次节气话题我们要秋天见了哦!
这期是“红楼花事”的第三期,聊一下花在大观园日常里的角色,内容有点多。
鲜花的第一个用途当然是插瓶喽!让我们来看看宝玉和探春是怎么插瓶的,尤其是三小姐,把一个秋爽斋收拾的“阔朗”,还放了一只大观窑的大盘,这都是在说三小姐格局的“大”。
鲜花还能戴头上。贾母戴过,刘姥姥戴过,受了委屈的平儿在怡红院,也被宝玉戴了一朵并蒂蕙在头上。
宝玉既是护花使者,也是彩妆大师。他的怡红院,就有茉莉花棒和胭脂膏子;而著名的茉莉粉和蔷薇硝还引出了芳官和赵姨娘的一次撕扯。
惜春画画的颜料、黛玉糊窗户的茜纱(银红色的软烟罗),用的是花的“染色”特性。
花还能入药,冷香丸就是这样一味用上了四种花蕊的最诗意的药,用药的人也是宝姐姐这样的女子。果然,花季少女生的病也得花来医。
大观园的吃喝里也有花:合欢汤、木樨清露、玫瑰卤子……吃完螃蟹洗手,桂花蕊熏的绿豆面子来帮忙。
最后我们聊聊“假花”。薛姨妈送给姑娘们的宫花多半是绒花;而元妃省亲时本无花,树上挂的却是“通草花”。
三期红楼花事到这里结束,花的故事还有很多,我们有缘再会!谢谢我的好朋友、梯己茶主理人沈国慧,又给我当了三期嘉宾!
红楼花事第二期,我们和大家聊一聊大观园四季里的花,顺便梳理一下从二十三回到八十回,大观园这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发生的主要故事线。
第一年:二十三回到五十二回。
元宵省亲后,姐妹们搬进了大观园。一直到三十六回是宝黛爱情的萌发、发展和确认阶段。这一年写的最详细,重要情节也特别多,有:宝黛共读西厢、黛玉葬花、龄官画蔷、叔嫂魔魇、金钏投井、宝玉挨打、宝钗听到宝玉梦中说出木石前盟、探春结海棠社、螃蟹宴后写菊花诗、刘姥姥二进荣国府、凤姐生日捉奸、钗黛和解、鸳鸯抗婚、香菱学诗、包括宝琴在内的四个姑娘加入大观园、赏雪联句、晴雯补裘。
第二年:五十三回到六十九回
这年从除夕、新年写起,到二尤自尽结束。主要情节有:庆元宵、探春参与理家并改革、紫鹃测试宝玉、大观园的厨娘丫头等小人物搞事情、宝玉生日、贾敬去世、贾琏偷娶二姐、三姐二姐相继自尽。
第三年:七十回到八十回
现存文本中,到八十回这一年还没有结束。直接从春天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写起,主要情节有发现绣春囊、抄检大观园、冷清的中秋节、晴雯之死、迎春出嫁、薛蟠娶了夏金桂。
大观园区区三年,所以宝玉才会在麝月抽到的“各饮三杯送春” 之后感到悲伤,这是他这位“护花使者”与别人不同的宿命感。
今天开始一个新的话题系列:红楼与节气。嘉宾是雪桐老师,搜索“红楼梦研究”公众号,其中的“桐语红楼”话题下是雪桐老师已经写过的话题。
第一期讲春季的节气。
立春:聊聊二小姐迎春,对这位有些暗淡的二小姐,我们有无限的怜爱与不忍;
雨水:杏花和注定要得“贵婿”的三小姐探春;
惊蛰:桃花和抽到它的袭人;时气不好,紫鹃还骗了宝玉,惹得后者犯了呆病,这病却非同小可;至少,它让王夫人猝不及防;
春分:春天过去了一半;秦可卿、林黛玉、薛宝钗的病都和春分有关联系,是否是大自然的神秘力量?
清明:放风筝原来是为了放晦气,宝黛的风筝又撒了一大碗狗粮,我先干为敬!
谷雨:还真没有太多描写,不过雨前茶大观园想必不缺。
下一期我们要聊夏季的节气,顺便聊聊古人的消夏方式。夏天见!
今天我们聊聊林妹妹度过童年的地方——扬州。我请到了陆广飞老师,他既是土生土长的扬州人,也是一位昆曲的非遗传承人。
扬州在书中主要是和林妹妹联系在一起,她的父亲林如海在扬州担任巡盐御史。母亲去世后,林妹妹从这里坐船去了外祖母家,从此她只去了一次,为了见老父亲最后一面。
但是扬州隐隐的出现在了很多物产的背后,比如红菱、鸡头,再比如小姐们用的脂粉、头油,不是扬州或者江南特产,就是通过扬州、走了京杭大运河北上的。
陆老师说扬州:
扬州两大关键词——盐与运河。
扬州园林哪里看?不止是何园和个园哦。
瘦西湖为什么瘦?它美在哪里?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雪湖……
世界美食之都名不虚传:大煮干丝、文思豆腐、扬州包子、干拌面、狮子头、三头宴、老鹅,还有一定要买一瓶的虾子酱油!
苏州胭脂扬州粉,四百年历史的戴春林当年也有皇妃带货。
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哪得桂花油……罚史大妹妹没有桂花油擦!
扬州为什么是昆曲第二故乡和琴筝之乡?
扬州旅行路线别忘了加上双博馆和大运河博物馆哦。
三四月份是扬州最美的时候,有时间的朋友们可以去趟扬州,去林妹妹家吃顿早茶!
陆老师的独立书店:人间小温书斋
昆曲公众号:扬州市青年昆曲协会
本节目不含任何商务,诚挚感谢陆广飞老师的倾情讲解!
今天开聊第一期红楼花事,嘉宾依然是梯己茶的主理人、我的好朋友沈国慧。
曹公很爱用花来写人,不同人物对应不同的花,花语中往往揭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集中描写在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众女孩抽花签。
宝钗——牡丹,她也被宝玉比过杨妃,如何理解“任是无情也动人”?
探春——杏花,远嫁和贵婿已经多次暗示,除了花签,还有那凤凰和喜字的风筝。
李纨——老梅,即使自甘心也有掩饰不住的孤独;而凡心未灭的妙玉却种出了一树热烈的红梅。
湘云——海棠,湘云和海棠渊源自然不浅,而上下家恰是宝玉和黛玉,巧不巧?
麝月——荼靡,“三杯送春”为何让宝玉愁容不展?抽到荼靡的麝月也是陪宝玉到最后的丫鬟。
香菱——并蒂花,虽然指代夫妻和美,却有“妒花风雨”的夏金桂等在那里。
黛玉——芙蓉,到底是什么花?牡丹陪饮的深意你懂了吗?
袭人——桃花,寻得桃源好避秦,正是袭人的结局。
黛玉生日则是花朝节,宝玉某年生日恰逢芒种节,两人一个迎花神,一个送花神。
本期有抽奖活动,请大家拉到最后,踊跃参加!梯己茶在等你哦!
红楼茶事第三期就完结啦。
这期聊聊埋伏在喝茶里的礼仪、教养、口味和阶级。
林黛玉初进贾府,就要在林父的教导和外祖母家的规矩里做选择。
不但中国人讲究,英国人也讲究:
先加茶,先加奶?怎么搅拌?放多少糖?茶桌上谈什么?
共饮一杯茶的意义,再怎么深挖也不过分:
钗黛CP的一杯茶里,除了写出黛玉的成长,是不是也有她们对不圆满的感悟?
贾母和刘姥姥跨阶级分享一杯茶,告诉你曹雪芹如何看待高贵和品鉴
最后是口味:贾母欣赏的老君眉,到了刘姥姥这里怎么就淡了呢?
茶事系列结束,来年我们开讲花事。等你哦!
红楼茶事第二期和大家见面了,这次不聊喝的什么“茶”,而是聊“为什么”喝茶
婆子们请平儿喝“姑娘们用的精致新茶” 是何用意?
鸳鸯为何骂小丫鬟不倒茶给刘姥姥吃?
紫鹃说“他是客,自然先倒茶再舀水”,体现了怎样高的情商?
琏二爷的两杯茶,喝的惊心动魄:
进上新茶请鸳鸯喝,是为了多么大胆的“有事相求”?
在尤二姐处,一杯茶功夫,两人完成了怎样高段位的“调情”?
最后是两杯充满戏剧性的茶:
凤姐为何说 “喝了我们家的茶,为什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
李奶妈喝了茶,宝玉摔了茶,为何背锅的是茜雪?
一起来聊聊喝茶背后的故事……
本期迎来第二位嘉宾!
沈国慧, “梯己茶”品牌主理人
我们一起来聊聊红楼里的那点“茶事”!
2‘08 我们一起去过的“茶旅行”,黑海边的小茶馆
6‘28 枫露茶是个什么茶?
7‘05 六安茶是瓜片吗?
9‘20 老君眉何以得到老太太首肯?
15‘15 暹罗也种茶?茶叶的老家在哪里?
19‘50 为何只有林妹妹爱喝这款暹罗茶?
24‘00 全球语言中茶(Cha)的发音知多少?分别代表了怎样的传播路径?
27‘26 水为茶之母,王安石捉弄苏东坡
37‘40 器为茶之父,看妙玉怎么看人下“茶碟儿”
46‘00 曹雪芹懂茶、写茶的背后
最后,沈老师表示要赞助我们的听友群!特此纪念!
这一期继续请到好友Emily来当嘉宾。
先预告Emily组织的一次纪录片放映:《盲国萨满》是一部人类学神话史诗纪录片,被誉为同类作品中的天花板也毫不过分。历经40年方由著名华人导演陈传兴(《掬水月在手》导演)创办的行人文化实验室发行。片长4个小时,本次放映前半部分。
报名方式:在公众号“seeds of change" 上找到“十二月社群活动”中本次放映,报名付费。
时间:12月11日周六 14:00-17:00
地点:上海南京西路1376号2楼Element Fresh
本期聊“悲悯”,时间轴如下:
0'34" Emily自我介绍,上次欠奉,此次补上!
1'03" 纪录片《盲国萨满》放映预告
4'00" 悲悯与compassion
5'30" 纪录片导演经历的“爱人-不爱人-重新爱人”的历程
6'35" 悲悯是曹雪芹塞到我们手中的一把钥匙
7'50" 奥修如何理解compassion
8'52" compassion 就是 common passion
11'06" 作者把悲悯之心赋予贾母
17'43" 作者带着悲悯写王夫人,心中有“不忍”
27'00" 作者对赵姨娘的悲悯化为一个“愚”字,是无明也
37'34" 元妃省亲,悲悯无分贵贱贫富
43'58" 妙玉尚未开悟,但作者从未苛责
51'18" 红楼未完,是遗憾还是一种成全?
今天第一次请到了特约嘉宾!以下是嘉宾发来的简介:
Emily Shen , 電台主持人、 講故事的人、紀錄片編劇和剪輯師。目前定居在海南和上海兩地,經過十年的音樂電台DJ的工作之後,選擇進入紀錄片領域。自2014年開始,以駐地製片和記者的身份進入國際團隊,製作拍攝紀錄長篇《日月湾》,該片的故事是關於一群海邊生長的漁民的孩子組建了中國的第一支少年沖浪隊。在這之後,Emily 前往美國系統學習紀錄片編劇和剪輯技巧,自2016開始,先後參與紀錄長篇《因指見月》,雲南人類學項目《彩虹橋》《森林之子》,納西族紀錄片,和部份藝術家短片。
讨论要点:
2'45" 女娲补天神话与石头的由来
4'40" 创世纪神话如何解读
7'45" 纪录片导演的旁观与参与
8'30" 宝玉和黛玉的前世
12'00" 爱也是一种修行
14'25" 悲悯是理解人物的关键词
17'01" 作为隐喻(metaphor)的神话
18'35" 神话是众人的梦
22'40" 僧道的角色设定和他们要点醒的人
26'55" 不信因果的王熙凤逃出了因果规律吗?
32'13" “二丫头”写出曹雪芹对穷人的悲悯是高级的,不是高高在上的
35'32" 从《摩诃婆罗多》到《百年孤独》,看民族特性
41'20" 民间信仰的功利主义
46'45" 马道婆害宝玉、凤姐,最终邪不压正
50'05" 刘姥姥送花神救巧姐,多次结缘
55' 07" 巧姐代表了没有被污染、天真无邪的希望种子
上次录完后主播发现还有一些小细节没有讲
虽然不影响上一条成为完成的叙述
但这些小细节还满值得聊的
很温暖的瞬间,很活泼的对话
带给你不一样的红楼梦
友谊,无论什么时代都是可贵的、值得追求并珍视的
读完书,感觉自己多了黛玉、宝钗这两位好朋友
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帮助我们抵抗孤独
接近理想。
En liten tjänst av I'm With Friends. Finns även på engels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