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的世界裡,炭焙是一門需要耐力、專注與創意的技術。名間八卦山區的貓頭鷹炭焙創辦人呂明賢(阿賢),憑藉著他的藝術敏銳度與對茶葉的熱愛,將這門古老工藝注入新的生命力。他的故事從音樂跨越到茶葉,描繪出一段不凡的人生旅程。
在最新一集《艾瑞克IN新聞》中,阿賢分享了他從學徒到獨立創業的過程。他回憶起第一次接觸炭焙時的驚喜:「當我品嘗師父焙出的茶,感受到茶葉在炭火的烘焙下,釋放出花香與蜜香,那是一種完全不同於普通茶的層次感。」
阿賢的早年生活圍繞著音樂展開。他高中時期開始學習鋼琴,僅僅兩年後就參加了蕭邦大賽,獲得第四名的佳績。然而,他的鋼琴之路並非傳統路線,他記住旋律和手勢就能完成一首曲子,靠著記憶與創意教學生,甚至創作屬於自己的音樂。
但在音樂之外,他發現自己對焙茶同樣懷有深厚的熱情。「我喝茶的時候,腦海裡會浮現出旋律,這些旋律就像茶湯中的層次,豐富而多變。」阿賢表示,這種感官上的聯繫,讓他決心將藝術感知融入焙茶工藝。
然而,炭焙的道路充滿挑戰。從敲碎木炭到點燃爐火,再到18至21天不間斷的烘焙,這是一場與體力和精神的雙重考驗。「每次焙茶都是一場創作,我們要決定何時停火,如何調整火候,這種掌控讓茶葉的變化充滿了可能性。」阿賢說。
阿賢提到,有一次在焙茶過程中,他意外發現茶葉散發出類似「烤海膽」的香氣,雖然這味道讓人猶豫是否喜歡,但它的獨特性讓他深感驚喜。「焙茶就像創作一首樂曲,每一個變化都是探索的過程。」
對於阿賢來說,焙茶是一種創作,也是一種傳承。「我師父說,學這門技藝就是要把它傳下去,讓更多人看到茶葉的可能性。」他希望未來能透過更多課程和活動,讓年輕人了解炭焙的魅力,並將這門技術與更多創新想法結合。「茶葉世界裡有無限的可能性,而炭焙是一個能讓我找到自我、感受創作自由的地方。」阿賢說。他不僅在茶中找到了與藝術相通的靈感,也用炭焙這門技藝,為茶葉注入了屬於自己的溫度與生命力…
喜歡「艾瑞克IN新聞」的朋友,歡迎訂閱、分享+按讚,有您的鼓勵,是我們前進的最大動力!
YT頻道:https://www.youtube.com/@ERICINNEWS999
SoundOn:https://pse.is/5ekldf
Apple Podcast:
https://podcasts.apple.com/us/podcast/艾瑞克in新聞/id1718699961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ric29603456
Threads:https://www.threads.net/@ericinnews?hl=zh-tw
IG:https://www.instagram.com/ericinnewslife/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