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veriges mest populära poddar

X博士official

Vol.90 与实修者蒋扬聊聊驱魔、女巫审判和宗教改革(上集)

3 min • 20 februari 2025

【本期成员】

润发、尼古拉、蒋扬

【本期介绍】

本期播客在YouTube会员频道上传了视频版本,欢迎各位移步观看。

已经订阅会员频道的朋友可以不再购买本期节目,避免重复付费。

大家好,本期的返场嘉宾是修炼者蒋扬。

这次润发和尼古拉与他畅聊了如何驱魔、判断魔上身的标准、吃人的女巫审判及宗教改革。

欧洲人是怎么看待天弟洪秀全的呢?答案将于下周发布,敬请期待。

【相关资料】

·亚伯拉罕三大教:即现行的犹太教,基督教与伊斯兰教。除却三大教外在还存在一些其他教团,例如撒马利亚教(对应犹太教),曼达安教(对应基督教),巴哈伊教(源自伊斯兰)等等。

·玫瑰经:天主教的一种修行方法,通过观想沉思耶稣生平从而将自身带入到耶稣行迹的奥秘之中。

·卡巴拉:Kabbalah,词根意为接受。是一套在12世纪的南法与西班牙出现的密传犹太神秘主义学说。卡巴拉的核心是对犹太律法进行神秘化的解释,其根本目标是为令犹太人坚守犹太律法,强化犹太人选民认同。

·苏菲派:伊斯兰神秘主义的一种特殊实践模式,强调师徒传承。苏菲sufi词义不明,一种说法认为它指的是伊斯兰初期的苦行僧身穿的羊毛粗衣。

·卡巴拉倒生树:klipot,意为壳,该树被视作是统治世界的黑暗恶魔,慈悲之神的对立面,知善恶之树。倒生树源于原始创造时候容器(kelim)的破碎,原始生命树的外壳(klipah)碎片形成倒生树。这个事件在卢里亚卡巴拉中被称作破裂(shevira),是决定当下宇宙秩序的根本性事件之一。

·莉莉丝:Lilit,词根的意思是夜。源自苏美尔传说中的夜魔。早期犹太教接受其作为夜间鬼怪,晚期犹太教以及卡巴拉中被认为是一切恶魔的皇后。

·Samael: 死亡天使,名字意为神之恶毒。正如其名是神造黑暗的象征(“我造光也造暗”)。该名号在拉比犹太教中是恶之元首的主要名号。

·萨满:可以被追溯至新石器时代、带有泛灵论色彩的一种信仰,认为是掌握神秘知识,有能力进入“人神”状态的人,有着预言治疗,与精神世界沟通,以及旅行到精神世界的能力。

·梵蒂冈:梵蒂冈城国,位于意大利罗马境内的君主国,君主为罗马主教,内含银行和图书馆等机构。罗马教廷部分机构亦位于梵蒂冈城内,且罗马境内所有大教堂及教廷设施均属梵蒂冈主权下,因此梵蒂冈也是习语中罗马教廷非正式代称。

·撒旦:satan,对抗,阻碍,怨敌。早期泛指任何阻碍,后期逐渐变成魔障的代称。耶稣曾用该词指妨碍正道的人与念头(耶稣对劝阻其受难的门徒说:“撒旦,退我身后去吧”)

·奥丁:北欧日耳曼人部落信仰的神之一,被倒吊并绞杀于树上的神。奥丁崇拜使用战俘,奴隶和有罪之人进行血祭,与之冲突的弗雷崇拜则禁止人祭,两种信仰之间经常爆发流血冲突。

·《1614罗马礼典》:Rituale Romanum,宗教改革时期罗马主教组织人修订标准仪式文本,其中1614年出版的罗马礼典影响力最大,成为拉丁仪式的标准本。

·喇嘛:Lama,意为上师,是对藏传佛教僧人的尊称。能具有正式喇嘛称号的僧人具有传法资质。

·王魔:gyalpo,字义为王,即被称作各类欲界大王的大力鬼神,较一般鬼怪更强大,一些王魔是具有一定成就的密法行者死前发恶愿化成,属于傲慢八部之一。

·出马仙:东北地区汉人民俗,相信五种特定小动物会附着在人身上进行活动。详见往期节目。

·《新约》:基督教圣经中记载耶稣言行,耶稣的使徒抵达罗马的旅程,以及使徒书信和预言的书籍。

·宗教审判

·圣保罗:重要基督教使徒。早年间迫害基督教,前往大马士革路上遭遇宗教体验,被大马士革基督徒治愈后转向基督教,后致力于向非犹太人传教,并最后死于罗马。其书信和神学思想构成基督教的基础。

·儒家:中国传统哲思与信仰,以孔夫子为尊。儒在不同朝代有不同侧重点和思想,其中汉儒奠定了后世对宇宙秩序的信仰。

·苏美尔文明:活跃于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城邦文明,位于今伊拉克南部的两河下游,由苏美尔语使用者创立,继承自更原始的前苏美尔文明。该文明对闪米特人以及赫梯人并波斯人具有重要影响。

·吹仲,乃穷护法:吹仲(chhos kyong),意为护法,此处指召请护法神上身的灵媒,在藏传佛教仪式上一些世间护法神会被通过仪式降神在特定灵媒身上,进行祝福和预言等活动。乃穷护法是乃穷寺的吹仲,乃穷寺位于拉萨,其所降之神为白哈尔王。白哈尔王是来自北方游牧民族霍尔部落的神,是战神也是天神,被认为是王魔中的大王。

·宗教改革:是指天主教会在16世纪至17世纪的教派分裂改革运动,也是新教形成的开端,主要由马丁·路德加尔文慈运理亨利八世神学家与政治领袖发起。

·女巫之锤: Malleus Maleficarum,砸碎巫术者的铁锤,是一本流行于宗教改革时期的书。该书分为三个部分,女巫存在之理论依据,女巫的活动类型与危害,以及如何对女巫进行刑讯。该书在宗教改革时期广为流行,被用于进行女巫狩猎活动。

·卡特里派:Cathari,意为洁净。卡特里派是一类受到保加利亚和拜占庭境内二元论教义影响的反对正统教会的宗教,活跃于十二世纪的法国南部。卡特里派相信善恶两位上帝的永恒斗争,而这种善恶斗争又与物质-精神的斗争密切相关。卡特里派因为秉持与摩尼教形式一致的教义而被罗马教廷称为新摩尼教,并受到镇压。

·小冰河期:指相比所处大环境的温度,气温有所下降的时期。小冰河期的低温导致粮食产出不足与生存环境恶化,进而导致瘟疫和饥荒等一系列连锁反应。高纬度地区以及高原地区受影响更严重,吐蕃帝国的崛起与衰落就与全球温暖期(崛起)以及小冰河期(人口衰落)有关。

·亚威农之囚与对立教宗事件:法国国王美男子菲利普四世与罗马主教不和,出动武力将其掳走囚禁,并任命手下法国人为其继承者,将教廷迁移至法国亚威农城,该事件被称作亚威农之囚。受到舆论压力,罗马主教额我略十一世迁回罗马,但旋即暴毙,随后罗马与法国分别独立选出新的罗马主教,形成对立教宗,此即对立教宗事件开始。该事件导致拉丁教会陷入四十年大分裂时期,并严重破坏教会的社会威望。

·禁书目录: Index librorum prohibitorum,罗马教廷自宗教改革以来设立的书籍审查机构所编撰的目录,该目录所包括的书籍的部分内容被天主教视作具有误导性。天主教禁书目录规则正式废止于1966年。畏惧印刷机的宣传功效,同期新教国家也实行禁书制度,例如英国书籍审查制度,约翰弥尔顿的失乐园就曾遭受英国政府审查。

·《奶酪与蛆虫》: 意大利史学家卡洛金斯堡的作品,描述了一名意大利农场主基于一些民间读物而对于宇宙和神学的想象,以及其因此前后遭遇两次异端裁判和两次不同结果的历史。该作是微观史学经典著作。奶酪与蛆虫一名来自该农场主的想象,其将宇宙想象成奶酪,而天使和人类都是其上的蛆虫。

·无套裤汉:又称长裤汉,是18世纪晚期的法兰西下阶层的老百姓,在旧制度下生活品质极差的群众成为响应法国大革命激进和好战的广大参与者。

·三十年战争:爆发于十七世纪的战争,最初是神圣罗马帝国内战,随后整个欧洲都陷入其中。三十年战争将欧洲切割成天主教联盟和新教联盟两个阵营,并导致神圣罗马帝国不可避免的走向进一步衰落。三十年战争是宗教改革冲突的延续。

【其他】

监制:润发

制片:小侯

编导:小侯

校对:嘉欣

后期:猪飞飞

设计:昊子

00:00 -00:00